阅读记录

第四百一十三章 这话不是在点咱们吧?[2/2页]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慎思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老马,你这么说就没意思了,五叶电风扇本来就是我们设计的,你们都是在抄我们的,这怎么说?”
     “什么抄不抄的,别说那么难听,能做出来,是我们的本事。”
     哈!
     这么没脸没皮的话,居然能说得如此丝滑圆润!
     “照你这么说,你们的丝织品,还有手工艺品,我们海城也能卖?”
     坏了!
     李天明想拦没拦住。
     果然,听到这话,马成功笑得格外得意。
     “老卢,我们没意见啊!甭管是什么东西,你们海城只管仿制,我可不像你那么小心眼儿。”
     这话说的,直戳人肺管子啊!
     卢源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江苏的那些手工艺品,海城想要仿制的话,倒也不算太难。
     可问题是,仿制出来的东西,别说外商不认,怕是自己人也不认。
     “郑主任,马局长,我能说句话吗?”
     眼见卢源被问住了,李天明不得不站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虽然只是个平头老百姓,但这些年在外贸圈子里,很多人都知道他。
     “小同志,你有什么要说的?”
     见郑主任开了口,李天明立刻接着说道。
     “是这样的,我这里有一组数据,73年,海城出口东瀛五叶电风扇总计10万台,74年15万台,去年是20万台……”
     不等李天明说完,马成功便打断了他的话。
     “说这些干什么,难道是让你来表功的?”
     话刚一出口,马成功便立刻止住了。
     李天明笑道:“马局长,都是为了国家建设,算不得功。”
     卢源闻言,没忍住笑出了声。
     “郑主任,我想说的是,海城生产的睡莲牌五叶电风扇在东瀛地区的销售额,每年都在稳步增长,而且已经趋于饱和。”
     郑主任闻言,也轻轻点了下头。
     “在东瀛选择和中野商社合作,并且给予对方独家销售权,主要目的是为了稳住五叶电风扇的价格,试想一下,如果在东瀛同时有多个经销商出售五叶电风扇的话,他们之间会不会形成竞争?一旦他们互相竞价,将价格打压下来的话,损失的部分利息会不会转嫁到我们国内的生产单位身上呢!”
     李天明这是在偷换概念,只是处在这个时代,人们根本没有这个意识。
     “天明同志说得不错,真要是价格被压下来的话,到时候反倒是国家的利益受损。”
     说着郑主任又连忙安抚还想要争辩的马成功等人。
     “成功同志,我看天明同志说得很有道理,国外的市场很大,何必紧盯着东瀛,你们的电风扇完全可以卖到其他国家嘛。”
     郑主任原本的想法是让海城放开东瀛市场,没想到却被李天明给说服了。
     可问题是,其他国家地区的采购量,根本没办法和东瀛相比。
     一年的采购额就多达20万台,谁能不眼红。
     只这一笔订单就能完成国家交给的创汇任务了。
     但现在郑主任发了话,他们也无可奈何,只能咬牙忍了。
     “这个就算了,老卢,那个电饭煲又怎么说?你们把着技术不公开,也太没有大局观了吧?”
     电饭煲?
     卢源闻言冷笑:“老马,你这心也忒大了吧?电风扇都是抄我们的,现在又惦记上了电饭煲?”
     “这是国家的财富,不是你们海城一家的!”
     “这话你跟我说不着,东西就在那摆着,你们要想抄的话,我不拦着,也拦不住,就看你们有没有这个本事。”
     眼见又要吵起来,郑主任也不禁头疼。
     每个人都有自家的小算盘,谁舍得把真正的绝活放出来。
     “这件事你们私下谈,在这里就不做研究了,继续开会……”
     郑主任想做个和事佬,但卢源和马成功明显是顶上了,眼神一阵激烈交锋。
     李天明在一旁看着,心里又止不住的发出了感叹。
     国内的专利法,到底啥时候出啊?
    喜欢。
  

第四百一十三章 这话不是在点咱们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