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六十九章 慈不掌兵,义不经商[2/2页]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慎思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学习上的事,李天明帮不上忙,只能叮嘱宋晓雨平时多做点儿好的,给家里的几个考生补充营养。
     到了七月,钢铁厂职工宿舍也要开工了。
     李天明亲自带着张学振、李光强,还有三百多号工人出发前往海城。
     这次进城揽工的名额,是从整个大柳镇选的。
     李家台子这边,李天明提前和李学庆打过招呼,如今村里除了之前退股的那十几户人家,乡亲们靠着厂里的分红,家家户户的日子越来越好,这次也就不参与了。
     “孙哥,村里事多,我在这边待不住,工地上的事,我都交给学振和光强了。”
     李天明之前也曾带两人和孙立见过面,对他选的这两个人,孙立也很满意。
     一个老实稳重,一个机灵精明。
     最重要的是,这两人是李天明未来的妹夫,有这一层关系在,既不用担心两个人不上心,也不用担心李天明做甩手掌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这边有啥事,孙哥,你多费心!”
     “没说的,都是自己人,我还能不照应好了!”
     孙立接住李天明递过来的烟。
     “待遇还和当年一样,全都参照厂里工人的标准,平时要是遇到别的事,让他们随时来找我。”
     把张学振和李光强等人托付给了孙立,接着,李天明又去和孙福满见了一面。
     孙福满最近也忙得很,既要组织厂里的生产工作,还要应对某些人的反攻倒算。
     时代变革的关键时期,出现一些乱相在所难免,毕竟,谁也不会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李天明待了没一会儿,孙福满又要去冶金局开会。
     “工程上要是遇到事,就去找孙立,让他负责解决,他解决不了的,直接来找我。”
     “孙叔,有您这句话就行,得嘞,您忙着,我就不打扰了!”
     在钢铁厂待了一个星期,李天明也要回村了。
     市物资局又下了新的生产任务,出口创汇的大事,要比工地上的事重要得多。
     “遇到事解决不了的,就去找孙立,这帮人,你们得盯住了,规矩我强调好几遍了,谁要是违反规定,记住,该开除的时候,坚决不能手软,慈不掌兵,义不经商,这个道理,你们得记住!”
     这次进城的,绝大多数都是张学振和李光强的亲戚,对此李天明也没说啥。
     人之常情,有好处了,谁不先想着自家人。
     “还有,平时多向二建来的技术员、监理学习,技术攥在自己手里,这才是真格的。”
     来海城之前,李天明也曾和两人提到过,往后城里的基础建设项目会越来越多,他们这次要是把活干好了,名气打出去,将来未必不能在这个领域闯出一番事业。
     李天明说的这些,两人虽然不是太懂,但是,大舅哥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
     把事情交代清楚,李天明转天回到村里。
     家都没顾上回,先把天生和张丽梅叫到了一块儿。
     “下一批的订单!”
     两人连忙接过去,先看上面的数字,然后再看交货时间。
     “咋样,你们这边有啥问题吗?”
     上一笔订单要七月底交货,现在还没完成呢,新的订单就下来了。
     时间上……
     “我这边没问题!”
     “我也没问题!”
     李天明本来还想说些鼓劲儿的话,现在看来,根本没必要。
     “行,既然都没问题,明天把这笔订单的生产计划给我。”
     正说着,李天明听到外面一阵汽车发动机的声响,等他出来,便看到天洪正开着那辆大解放,从厂门口经过。
     “你小子……”
     话没说完,李天明便注意到大解放的车斗里,站着一帮人,正是村里的那些知青,天和、天敬、天元三兄弟也在。
     “哥!你啥时候回来的?”
     “刚到,你这是……带他们去哪?”
     “县城啊!哥,明天就是那个……高考了!”
     高考?
     李天明这些天一直泡在工地,早就把这件事给忘到了脑后。
     “把我东西送家里去,我来开!”
    喜欢。
  

第四百六十九章 慈不掌兵,义不经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