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章 变被动供餐和主动点餐[2/2页]

淮柳织梦人 颍河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问题。”
      “就像我们现在的情况,我们的产品大都等别人来订货、验收、收购。销售能力弱,必然造成我们销路上的被动,这一点需要改善,至于怎么改善,也正是我思考的问题,尚不成熟,不能乱说。”
      “第三点就是,在产品的质量和创新上,以及设计和包装上,能力明显不足,就像我前面说的,我们只能按照设计者提供的订单去加工产品。”
      “如果我们能够提升产品创新能力,从过去被动式的供餐模式,改变为让购货商点餐的方式,多提供一些我们自主创新的产品,就能够提高我们的美誉度的生存能力,这觉得这一点特别重要。”
      王晖听得入了神,转眼半天时间就过去了。
      直到这时,她才真正体会到,报社领导常常挂在嘴边上的那句话。
      要想当一个好记者,一定要多下来走走,到群众中间去,坐在办公室里想的东西永远是肤浅的,脚板子底下出新闻。
      通过一番交谈,王晖觉得范长风是属于大智慧的人,他的心里有柳编事业发展的大格局,也是一个做大事的人,这让她对范长风的印象和感觉特别的好。
      回到报社后,王晖连夜写稿,第三天,近一个整版关于范长风事迹的报道就刊登了出来,而且还加了编者按。
      在《柳编非遗传承不再是梦》长篇大视野的专题报道里,报道了范长风身为当代一名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故事。
      他从一个普通柳编学匠做起,屡屡斩获县里、省里甚至国家大奖,心系柳编产业发展,并且还有自己发展新思路的理念。报道洋洋洒洒近三千多字,配有范长风在省里获奖的压题图片,很是精美、大气。
      县里宣传部门主要领导看到了这则报道后,特别重视。
      专程来到范长风家里表示祝贺。同时带着县里融媒体中心和县广播电视台的同志,专门对范长风的事迹进行了再挖掘再报道。
      团县委在了解范长风的事迹后,立即在全县广大青年中间掀起了向范长风学习的决定。
      范长风逐渐从一个回乡创业大学生,成了全县青年学习的典范。
      黄岗村村长直接在村委会上宣布,范长风已经填补了黄岗村的多项空白,创造了多项第一。
      第一个获县级、省级非遗奖项还有国家大奖,填补了黄岗村多少年难以在省级获奖的遗憾。
      第一个在地市级《顺昌晚报》上发表分量这么重的作品,第一个在全县青年中被学习表彰,并被深度报道。
      储银来近段时间,也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了报道范长风的事迹,他本想匿名举报范长风的名不副实。
      但一想到范长风眼下正是当红炸子鸡,一旦被人知道是他在背后搞鬼,对他本人也不利,也便作罢。
      他现在只能等待,等在以后的日子里,瞅准机会才可能将范长风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远不得翻身。

第20章 变被动供餐和主动点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