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章 潘红柳[2/2页]

淮柳织梦人 颍河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范长风笑了,你这同学真会说话,听了心里都舒服。如果不嫌弃,中午到我家吃个简餐去。
      “不去你家给你添麻烦了,吃饭的事我自己能解决好。你的事迹我早有耳闻,发表您事迹的报纸《顺昌晚报》我至今还保留着呢,所以我这一次特别要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
      “真是个有心的人啊。”范长风心里暗暗称赞。
      “我不但熟悉你的创业事迹,还知道你个人没有上报的其他事?”潘红柳一脸神秘,弄得范长风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
      “不会吧,你才来第一天,怎么可能我家什么事都知道呢?”范长风一脸惊讶。
      “因为我有个好表姐,是她和我说了你的事迹呀!”潘红柳一脸的小骄傲。
      “你表姐,是哪个?”
      “嗨,您这么快就把她忘记了,她就是《顺昌晚报》文化部记者王晖呀!”
      “哦,弄了半天,你就是王记者的表妹呀,她在采访我的时候曾给我提起过她有一个表妹,在学习设计的,真没想到是你呀。”范长风也是一脸的兴奋。
      “嗯,这一下您可得好好教我了吧。”
      “小潘同学,放心吧,必须的。”
      范长风真的没有想到,潘红柳来参加柳编培训班前,是如此地做足了他的功课。
      一时间,他觉得这位美如黛玉的女子绝不是一位凡人,或许一想到潘红柳是学习设计专业的,心里面更是对她有种说不出的钦佩,现在女大学生能有如此沉稳和爱华夏传统文化的人虽然不少,但他范长风却遇见得不多了。
      下午的第一节课没有上理论课,而是组织学员们参观一下范氏柳编的荣誉馆。在一座1300多平方的展馆里,分成楼下楼上三层。
      一层讲解厅,范长风带领学员讲解范氏柳编的历史发展,还有华夏柳编的发展史等等。
      这个历史渊源从新旧石器时代到西东汉、隋末唐宋明清。范氏柳编的形成发源及兴盛时期,到新华夏成立后,当地如何重视柳编产业,以及取得的成就,还有范氏柳编如何代表黄岗柳编申报国家级非遗等诸多故事。
      学员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让他们更加对柳编非遗的敬重。
      二层有图片和实物,重点讲解范氏柳编的前世今生,范氏柳编在明代时就成了宫廷御用品的光辉成就。
      另据相传,范氏的先人们也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老鸹窝底下的人。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范氏的先人们一路唱着歌谣,一路从山西到山东,再到江淮省,一路历尽艰辛。
      其中一支系来到淮河北岸时,再了走不动了,他们在这里扎根,依河而居,繁衍后代,哪怕是三年两次的水患,也让他们积累了与洪水斗争的经验,他们利用好洪水,如愿驯服了洪魔这头猛兽,以孱弱的杞柳为武器,开天辟地创造了一片天空,成就了自己的生活。

第29章 潘红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