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
范长风和文化交流考察团的人一行,在这个华夏陈列室里,看到了华夏各朝代的绘画、刺绣,出土文物、书画瓷器,在最为名贵的《女史箴图》面前站立了许久。
正要转身离开时,一个柳编器皿,形似簸箩的物件映入了范长风的眼帘。作为职业柳编人对在这么高档的博物馆,能看到有收藏柳编的作品,他实在大为震惊。
范长风要仔细再看看,这件柳编作品到底是什么来头?
范长风取出身上自带的放大镜,打亮手机的手电筒,眼前一片光明。他认真端详,仔细揣摩。
作品下方用英汉两种语言表示了这件作品的名字,叫华夏明朝龙凤枕中其中一只凤枕。
编制者的名字叫范承辉,华夏淮河颍州城南人氏,取材质为华夏淮河鹿城杞柳。
范承辉,范承辉,好熟悉的名字呀!
范长风一下子想起来了,这不正是自己的先人吗?
范长风这时候便想起,当年爷爷传给爸爸范淮河,范淮河又把那个发黄的小本本《范氏柳编传》传给自己时,他目睹到了这么一段内容,上面清楚记载着先人范承辉,在明代正德年间为皇帝朱厚照,供奉柳编制品的故事。
细观那凤枕,发现做工非常之精细,所有杞柳均选上乘品质,根根泛白如丝,行走的经纬脉络至今依稀可见,整个造型形同待飞雏凤,脊背变形弯曲后正适合一个人的脑袋放入其中,中空清凉,柳香传久远,令人易入睡养神,真乃为柳编中的极品,就是拿到现在来用,绝对也称得上高大上的床上用品。
如今在万里海洋之外,见到了先人的珍品,怎么叫人不激动呢?
激动之余,也产生了一些好奇。
先人范承辉如果当初给皇帝做柳编龙凤枕,为何这里只陈列着凤枕,龙凤枕本身应该为一对,分别给皇帝和皇后使用,现在龙枕在何处?背后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一切倒是引起了范长风的好奇之心。
考察组的随队翻译常红再三提醒范长风,赶紧跟上队伍,别掉队了时,范长风才如梦初醒。
他将手机的手电筒关闭,对着这只孤单的凤枕偷拍了几张照片,才悻悻地离开。
晚上再次回到住宿地,范长风无论如何也睡不着觉了。
范长风的脑子里总是不停闪现大应博物馆华夏陈列室里,那些属于华夏人民的宝藏,他仿佛看见了当年八国联军入侵华夏的场面,这帮灭绝人性的强盗来到我中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华夏大地一派涂炭生灵,哀鸿遍地。
大批的华夏宝藏在他们狰狞狂欢中被蚕食、分割,装上洋轮,漂洋过海运到这里,他的先人的龙凤枕也未免这一灾难。
龙枕不在,总得有个下落和说法吧。
在翻来覆去难以入睡之际,他突然想到了上官如坤,赶紧给他发了个信息,
第119章 我先人的宝贝在这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