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一直不景气,让一部分华人失业,又因为某一种国际流行的肺部传染病,回国也成了困难。他们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没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时常被当地人歧视,还被列为重点防范人群。
还有一部分人因为生活困难,经常来大使馆请求帮助支持,这让刘大使为此而不安,正想着怎么来解决这一系列令人头痛的问题呢?
“这样吧,你们华夏淮河柳编博物馆不是正在建设吗?生产基地的事情办得怎么样,还有杞柳的原材料也要解决,最后就是市场问题,这些范董事长都该有一套成型的东西了吧?”
“是的,刘大使,我正想跟你详细汇报这事呢,同时也希望能得到咱们大使们的全力支持。”
“那是必须的,放心吧,董事长。”
范长风拿出随身携带的电脑笔记本,将里面关于在日不落帝国建设华夏淮河柳编基地项目的情况一一展示给刘大使观看,并且还仔细地一边讲解。
“刘大使,土地的问题没多大问题,我的老岳父威廉.里干先生已经帮我买下了近一百亩土地。除了建设华夏淮河柳编博物馆使用外,还余出来大片的土地,建设柳编生产基地,土地的手续全部下来了,你看现在华夏淮河柳编博物馆都正在建设之中。”
范长风兴奋地向刘小明大使介绍,刘大使不住地点着头。
“刘大使,请您看看现在泰晤士河这边,还有一大片荒滩地,最适合插种咱们的淮河杞柳,这一点我和咱们国家当地的林业部门研究过了,并且也通过了日不落帝国的认证,他们同意种植,但有一条,种植要采取艺术化,就是要和这个城市的整体绿化衔接起来。”
“我想这个也没有问题,我们可以先试种一部分,我在淮河滩涂地上种植了一万八千多亩,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经验。”
“解决土地、杞柳种植,就等于解决了生产基地和柳编原材料的问题,这两大问题一解决,我们建设华夏柳编博物馆的初衷,就是想利用这个金字招牌,对于宣传柳编产业,让更多的人了解柳编历史和华夏文化,把文化‘进出去变成把文化‘种下来,让中华文化的根扎在他们的国土上,让我们的文化在异国它乡发扬光大。”
“董事长,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件事我定当全力以赴,我也代表祖国和人民感谢你所做的一切。”
范长风脸上洋溢着春风,越讲越得意。
“如果我的工厂在今年上半年建成,那么,我的工人缺少的量应该在三百人左右,关于柳编技术这一块,我会安排咱们的人从老家来这边搞好培训。干柳编也是非常挣钱的,你要告诉我们的华人兄弟们,我们长风集团的业务现在已经遍及整个欧洲、中亚、东南亚,中东等全世界各地,我们的销路绝对不愁,我们在这个地方建设基地,就是要占领整个欧洲市场,市场上的柳编系列要以我们华夏的产品为主导。”
“董事长,人员这一块你大可放心,光伦敦的华人社区就超过12万人之多,他们中间30岁之50岁之间的上万人。失业人数也有好几万人,你放心,我马上和他们那边联系,做个统计,愿意做柳编行业的绝对不止你要的这个数字,你要的越多,越是解决了我们的华人的生存问题呀!”
“刘大使,这一点你就放心好了,我这个生产基地才刚开始,以后所有用工,以咱们华人为主,我在日不落帝国的公司叫太白遗风柳木公司,也是今后咱们华人的公司,如何?”
“长风,那太好了,以后伦敦华人的就业问题你可就得挑大梁了。”
第161章 华人社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