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铃声响起,恍如梦醒一样,他今天打算去学校退学,然后乘火车离开这座城市,去哪?火车票买了广州,地图上广州离香港最近,即便找不到妈妈,近一些也好啊。
可他从一大早上就坐到校门口,想等着下课进去,又等到上课,又等到下课,他都没动,最后一遍晚自习的铃声响起,他自嘲觉得无趣,刚要起身,却一个熟悉的身影走到他面前,他永远记得那句话,“林远,你能教我挣钱吗?”
像是点亮了原本放弃的人生。
肖溪是最先发现她姐不对劲的,那时候她们的冷战还没结束。
肖童一句要去书摊,早早就出了门,早饭一个包子放在桌上都已经凉了,肖溪拿起来闻闻又放下了。这时候门廊下面布谷鸟叫,拉开门就看到炸油条和豆浆。
李成楠笑着,“街角那家的。”
拍了拍自行车后座。
“你是要转学了吗?”
李成楠车子骑起来,大早上的九十年代,四处都是早点铺子熙熙攘攘的声音,和徐徐的白烟,整个城市复苏了一样。
“没。”李成楠说的轻巧。
那天晚上从学校出去,李成楠妈妈张娟就爆炸了,她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这个儿子。
在大学工作,人人羡慕,老公是外科大夫,可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外科大夫看着体面,一天脚不沾地,什么都指望不上他,自己大着肚子怀孕九个月的时候,老公半夜还被叫走做手术,可她能怨谁呢,都说选大夫好啊,医院有人,家里亲戚都跟着沾光,他们是沾光了,遭罪的是自己。
好在她生了个儿子,之后这辈子就挂在儿子身上了,全部的注意力,从早上牙膏挤好,鞋子擦好,再到衣服的任何一个褶皱,事无巨细,仿佛就长在了儿子身上,哪怕是在外喝了一口水,也会想着儿子喝的有没有这个甜。
但也正因为这充实的生活,可以不去管丈夫,其实在整个儿子成长过程丈夫都没有出现几回,家长会他永远在手术室,老人生日他就露个面,甚至三人已经很久没在一起吃个晚饭,她曾经也抱怨过,可有什么用,是不让他去工作,还是不和他过了。
连自己的亲妈都劝,体谅丈夫,他是个大夫,仿佛她要是因为丈夫的忙碌而发一点脾气就是她不够善解人意。甚至当丈夫登上报纸作为优秀典型,上面写他兢兢业业顾不上自己的生活和家庭,都是以一种英雄的口吻。
所以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儿子的身上,却和儿子的关系并没有丈夫和儿子的关系好。
当一次她在厨房做饭,无意中听到客厅里两个人的对话,儿子说了一句,“我妈真的好烦。”
父亲好似教育儿子一样的说他不能这么说妈妈,可却嘟囔了一句,“她就是磨叨,管的太多。”
明明算是帮自己说话的语气,可张娟却忍不住捂着嘴在厨房痛哭,没人知道她哭都不敢哭出声。她在外被称为李大夫的妻子,李成楠的妈妈,有时候自己都忘了自己还有名字,可就是这样的奉献,根本没人能理解。
劝自己,孩子还小不懂事,什么都没有培养来的重要,可是人都有情绪,这种情绪的爆发点就在李成楠第二次被教导主任请了家长,还因为帮那个她一直看不上的女生偷bb机这件事上彻底崩了。
她一直引以为傲的儿子,全部的希望,因为一个小女生而做出这样的事。她第一反应是愤怒,她永远不会把错误归在自己儿子身上,他那么乖,那么听话,小的时候自己一边上班一边带他,他还会跑过来给她捶背,说妈妈你好累啊。
她永远记得那肉嘟嘟的小脸,说妈妈好累啊的时候双眼都写着心疼,那么小的孩子那么懂事就知道心疼妈妈了,她觉得付出一辈子也没什么。可是从什么时候起呢,他开始不喜欢自己进他房间了,连收拾桌面都会厌烦,说话也没有耐心了,以前他明明不是这样的。
张娟有时候害怕的都不敢想,不敢想自己的儿子怎么渐渐越来越像他爸,不爱搭理她,不耐烦了。
她说服自己是儿子学业太忙了。儿子那么优秀,所有家长都羡慕,儿子学习好,参加竞赛永远都是第一名,连学校的老师都要高看她一眼,她有什么不知足的,任劳任怨,几乎时时刻刻眼里心里只有儿子。
可这一次儿子的行为,让她彻彻底底不能骗自己了,回去的路上,她和儿子相顾无言,因为天已经晚了,街上没什么人,白日里热闹的铺子都拉上了卷帘门,四处萧索的仿佛她的心,她一言不发,她的儿子也一言不发,这样短的回家路,好像过了一个世纪,以前他小的时候根本不会这样。
都是那个女孩子,那个女孩子有什么好,“楠楠,以后不要和那样的坏孩子一起了。”
第六章 弟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