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0章 心中有物,就有尘埃[1/2页]

我要做太孙 我要做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咚!咚!咚!……”
      “咚!咚!咚!……”
      大报恩寺的钟声在和尚的撞击之下,有规律的发出沉重的响声。
      钟声响彻在报恩寺的上空,直上云霄,
      似乎这钟声蕴含着极大的威力,连天空的乌云都能被震散开一样,露出晴朗的蓝天。
      钟声也传到远处,似乎在洗涤人心。
      每当有大事发生,只要不是机密,官府都会提前告知寺庙,让他们诵经祈福,并且敲钟祝贺。
      在报恩寺的大殿里面,几十个和尚坐在蒲团上,齐声诵经。
      而在后院的一处禅房之中,只见一个和尚盘腿在蒲团上席地而坐,手里面捻着佛珠,口中念念有词。
      这间禅房里面只有他一个人,连张椅子茶具都没有,墙壁上更光光如也。。
      整??禅房,还有其中的诵经的和尚都显得颇为冷清。
      “吱吖”一声,禅房的门被推开,一个人影就走了进来。
      正在诵经的和尚眉头微皱,轻声说道:“贫僧正在诵经,请勿打扰。”
      可是低沉的脚步声并没有离去,反而越走越近,这让和尚眉头皱的更紧。
      来人是黑衣和尚姚广孝,走到那个和尚跟前,坐到他对面的蒲团上。
      也是盘腿而坐,双手合十,然后轻轻捻动手中的佛珠。
      此时这个诵经的和尚才睁开眼睛,见对面坐了一个五十余岁的老和尚,虽然不知道他是谁,可依然双手合十,微微颔首说道,
      “修行诵经之时不便打扰,大师如果也要诵经,前往别处去吧。”
      姚广孝却说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出自于《坛经》。
      话说,禅宗第五祖弘忍年纪已大,想传衣钵给大弟子神秀,便让他作偈(梵语“颂”,即佛经中的唱词),以此考查他对教义的禅悟。
      神秀想了半天,才结巴地叨叨出这么一段话:“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听了,眉头紧锁,总觉得差点意思,没有满意。
      后来,一个大字不认、只会挑水劈柴的名为慧能(又称“惠能”)的小僧,脱口而出。
      慧能继承了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成了禅宗六祖。
      姚广孝开口说道:“神秀大师说,心如明镜台,需要常常拂拭,才能够不沾染尘埃。”
      “而慧能大师却说菩提非树,明镜非台,这些东西全然不存在,也根本不会沾染尘埃。”
      “你觉得他们两个谁说的对?”
      而坐在姚广孝对面,身穿袈裟的和尚,正是朱允?伞
      只见他双手合十,回答说道:“两位大师都是高僧,请恕小僧难以评判。”
      姚广孝毫不在意,接着说道:“神秀大师是眼中有物,心中有物,所以才说要时常擦拭,才不沾染尘埃;而慧能大师眼中无物,心中也无物,尘埃无处沾染,也就不需要擦拭……”
      “不过贫僧觉得慧能大师的话,说得有些偏颇了……”
      朱允?晌叛圆挥傻奈实溃骸芭叮?∩?蟠笫?饣蟆!
      姚广孝手捻着佛珠,说道:“如果心中无物,那就不该在寺庙里面修行了,也不该去戒嗔痴欲望了,既然心中没有吞噬欲望,没有杀生妄语,也没有淫邪美色,又何必修行去戒呢?”
      “正是因为在人心中有了这些东西,所以才有佛门八戒。”
      八戒是佛教中的要求,内容包括: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
      六戒着香华(即不戴花环,不涂香),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即过午不食)。
      南朝梁宝唱《比丘尼传.道容》:“帝遣使往乌江迎道容,以事访之。容曰:‘唯有清斋七日,受持八戒,自当消耳。”
      “大师高见,小生受教了。”
      姚广孝盯着他问道:“不知阁下心中,是有物,还是无物?”
      朱允?上肓艘幌拢?⒚挥姓?婊卮穑??茄?仕档溃骸凹热淮笫?醯萌死锩嬗形铮?胛嗜绾尾拍芙涑?俊
      姚广孝说道:“每个人在佛前的程度不同,心中所有的东西也不同,有些人需要戒掉淫邪,有些人需要戒掉偷盗,
      还有人需要戒掉杀生,虽然每个人戒除的方法不同,不过贫僧觉得单单诵经礼佛,是戒不掉的。”
      “人里面的东西怒气仇恨从来不会自动消除化解,所谓忘却一切,看透一切,不过是逃避,是自欺罢了!”
      朱允?缮钗?艘豢谄??澳敲凑沾笫λ?担?鸱ㄎ薹ɑ?猓?植荒芡?矗?敲锤玫比绾危俊
      姚广孝饱含深意的说道:“堵不如疏,江河奔流,堵之必成灾祸,唯有疏泄才能万全。”
      忙碌了一天,回到东宫的朱允?谆肷砭拖

第330章 心中有物,就有尘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