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93章 廷议迁都[1/2页]

我要做太孙 我要做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齐泰道:“回禀陛下,诸位大人,在列女传中就把蔡文姬写成一传,她是大儒蔡邕之女。
      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等,至今存留的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文姬归汉的故事,更是被广为流传。”
      “如果要论德行的话,蔡文姬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也没有记载他奉养公婆的事……
      东汉末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
      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又做主把她嫁给董祀……因此蔡文姬一有三任夫君,如果按照今天的看法,就连她也没有资格入传。”
      暴昭在一旁补充说道:“还有离家私奔,当垆卖酒的卓文君,也没有资格进入列女传。”
      景清道:“王夫之《诗广传》云:“古者无少寡之妇;夫死而田归,无以养之,则嫁之也。惟老而无夫曰寡。”
      还有《管子·入回篇》云:“凡回都皆有掌媒,丈夫无妻曰鳏,妇女无夫日寡,取鳏寡而和合之,予田宅而家室之,三年然后事之。此之谓合独。”
      由此可知,妇人再嫁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官府不应当对之加以干涉,好让“鳏寡孤独”中的可怜人结合,这也是仁政的一种表现……”
      “所以微臣觉得,从黄道婆的事迹里面,不应当过多苛责……”
      几个人又说了一会儿,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停留这么久,就是因为程朱理学对于妇道人家的禁锢实在是太深了,影响也太可恶!
      其实宋朝以前的社会风气非常开放,可是到了明朝中后期之后,在妇道妇德上的约束就太强烈了,改嫁成了一件被人指指点点,引人非议的事!
      再加上缠足之风盛行,所以女人只存留在后院之中,真正成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最后朱允?滓淮付ㄒ舻乃档溃骸盎频榔鸥慕?家眨?旄R环桨傩眨?煜挛??萄铮?Φ敝?榱⒋?
      至于她受到婆家的虐待,而逃离夫家的事……”
      朱允?籽劬ιü?谌耍?锲??写?巳?只鹌?档溃骸半蘅凑馐歉玫钡模〉胤焦儆薪袒?傩眨?冒傩辗蚋径靼?⒐?藕湍赖闹霸穑
      如果实在难以为继,那也可以和离,被逼的逃离夫家,可以想象虐待何等严重!这是她夫家的不是!”
      这也就是明初,真到了程朱理学大行其道,他的得这番言论肯定会被人劝谏的!
      朱允?追愿赖溃骸盎褂校?信??械幕甘稀⒄枣陆?⑹逑刃厶蕹?鋈ィ?院蟛恍碓偎萄锼?牵?褂熊鞑桑?膊辉诹⒋?
      “桓氏青年丧夫,为了避免再嫁的命运桓氏没有回到其家族,面对同宗的劝,居然割了自己的耳朵表明决心,
      女子丧夫再嫁有什么不可,在当时谁也不会什么,反而家中会支持她,她却这么做,这算什么德行?这让后来的寡居妇人如何自处?”
      “和她一般作为的还有荀采,居然自缢而死,实在不知所谓!”
      荀采是荀爽之***瑜之妻,颍川荀氏与南阳阴氏都是东汉名族,两者联姻也很正常。
      阴瑜在荀采十九岁时就逝世了,荀爽又打算把她嫁给同郡郭奕,为了让荀采回家荀爽还采取了装病策略。
      不过荀采也没就范,揣着利刃时刻准备着自尽,她最终在郭氏族中自缢,并且用妆粉写下自己的遗愿:身故后送她回到阴氏。
      作为她们自己来说,夫妻伉俪情深,为亡夫守贞,这是值得称道的。
      但是要把她们作为楷模,供后世女子效法,就太过了。
      如此夫妻恩爱、忠贞不渝的也有,但是又有多少呢?
      更多的人,改嫁才是最终的选择和归宿。
      可一旦这样的事迹被标榜起来,别人就会拿这个来约束寡妇。
      简单的说,就是不能宣扬!
      “还有赵媛姜,建安五年她的夫君盛道聚众在益州叛乱,事败后夫妻一起被捕下狱。赵媛姜主动劝说盛道潜逃,自己留在狱中搪塞,
      导致叛贼逃脱,如此不顾纲常法纪,居然也被列在列女传当中,难道爱护丈夫孩子,就能够纵容叛贼,为祸百姓吗!”
      朱允?灼?叩乃档溃骸盎褂心歉鍪逑刃郏??母盖资迥嗪停?蠲?葳税涂ぬ?厥甭渌?硗觯??盘逡参薮友罢遥??纯薏灰颜饽芾斫猓??撬?磁艿礁盖茁渌?Γ?匝岸碳????硗觯
      像这样的事居然也被写进了列女传,难道朝廷要鼓励所有的女子都要这么自寻短见吗!我看刘向真是老糊涂了!连是非曲直都分不清楚!”
      吩咐道:“你们礼部会同翰林院,要把这些乱七八糟,肮脏污秽的事例全部踢出去!这种事也能够立传,荒简荒谬!”
      任亨泰赶紧行礼答道:“是,微臣遵命!”
      都看得出来陛下这时候有点生气,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触他的霉头。
      朱允?椎溃骸氨嘧??椋?卦诘虏牛?挛?夜?煜轮?拢?盼??乐掠弥?牛
      对朝廷,对天下,对百姓有益处的就可以广为流传,那些糟粕,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他的这番话,等于是给书籍的编撰下了一个总纲,让下面的人知道该怎么做。
      这事说完,众人才缓了一口气。
      齐泰道:“陛下初登大宝,听说燕王和周王愿意让出自己的封地,让朝廷迁都于此,不知陛下有何旨意?”
      几位心腹大臣,一个个望着朱允?祝?氪铀?目谥械玫酱鸢浮
      迁都并不是一件小可的事,朱允?姿淙灰丫?蚨?酥饕猓?苫挂?胱约旱男母雇ㄍㄆ??獾糜腥嗽偬嵋榍ǘ嫉氖焙颍??俏匏?蚀樱?恢?廊绾斡Χ浴
      朱允?妆闼档溃骸肮赜谇ǘ嫉囊娲Γ?挥盟荡蠹叶济靼祝?饫锞筒挥米甘隽耍
      但是迁都有什么样的妨碍,有什么不便,却没有人提出来,这也想听听你们的对于前途的危害有何考量,
      齐泰,既然你提出来,就从你开始吧。”
      “是,微臣遵命!”
第493章 廷议迁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