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九章:判断[1/2页]

摘古 黄昏吟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随着钱不庭到来,夜执阳的生活似乎轻快许多。
      在将青纸人的工序结构解开后,对于青纸人身高的猜想,亦是让夜执阳加入到搜集史料的工作中。
      当然,夜执阳的工作重心还是在四大方向中的二三方向上…这几日,明眼看苏香马辉史料查阅得少,至于询问其他考古专家更是不敢奢想。
      为了考古项目的进度统一,他总得顶上去。
      ……
      周五早晨、闷声干实事儿的李亮总算传来了好消息。
      “这个周考究下来,从市县工事史料得到的数据,九百年前,榆市大理石的大规模运迁共有四处。”
      办公室里,站在公布板报前的李亮兴奋道。
      “第一处是《绥州志》里记载,熙宁三年,也就是公元1070年,大宋神宗从西夏手里收复了绥州,那时绥州百废待兴,曾从陇省运过来大理石料。”
      “第二处是野史《塞上歌》里记载,公元1096年之后,榆市这点儿又从大宋丢落,此后得失反复,公元1100至1110这十年间,榆市有好几大地主都搞起了民闹,一些底子丰厚的家族自立山头,大肆开矿和从陇省运来大理石料,建立城郭。”
      “第三处是《吴县志》记载,公元1115年,大金占据了吴县后,曾在那里建造军事工程,因此从冀省一带运来了大批石料。”
      “最后一处是《榆市大定二十二年录》记载,公元1182年,榆市大片地区彻底沦为大金所有,大金第二次从冀省运来大理石料,建筑军事防御。”
      脸庞?搴诘睦盍聊θ?琳疲?奥浜螅?髁裂凵窭椿卦谝怪囱簦?值ど?屠盍痔萌?松砩献?啤
      “这…从时间来说,小亮查阅的资料绝对没问题。师弟、老李,具体的你们给咱分析分析。”
      坐在李林堂位置上的林丹生腆着大肚,综合性地表达一句…再说得深点儿,可就有些为难他了。
      “李主任先说吧。”
      眉头紧锁的夜执阳盯着板报,似是在思虑什么,然而恰是夜执阳的这副神态,又让有些见地的李林堂生了些担忧,他并不知道夜执阳在思考什么,可若是自己说法有误,岂不是丢了人?
      奈何夜执阳开口,他实在不好推脱。
      “小亮寻找的方向没错,不过…想要再发现这四处大理石遗址,恐怕困难重重,毕竟那个时代兵荒马乱,无论是从哪里运来的大理石料,只要战争过去,废料最后都会进入寻常百姓家里。”
      “对了,查阅到四处疑点后,结合地宫,你有没有第一判断?”李林堂抬头对李亮道。
      “这个…目前还没有,我是想等到大家共同讨论后,有个大体方向再深入研究。”李亮苦笑说道。
      “这样啊~”
      李林堂佯装叹息,摇头不语。
      “阳哥,你有啥高见没?”
      抻开笔记本,伏在办公桌边的钱不庭迫不及待地问向夜执阳。
      “高见谈不上。”
      夜执阳啧嘴笑道:“不过对比下来,要我来判断,亮哥可以对第一点第二处进行深究,至于三四处,注意的其实只是一个点。”
      “怎么说?”
      李亮忙问。
      “九百一千年前的榆市虽然混乱不堪,百族践踏,可各位回想一下地宫风格,明显是汉族建筑,而从亮哥查阅的第三四处来看,这两批大理石料都和大金有关。”
     &

第二十九章:判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