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子,我自己背回去,半路漏了我就没招儿了。”
      “这玩意儿能炸?”大哥‘妈呀一声,往袋子里装鸡架的手可一点儿没慢。“这得费多少豆油啊。”
      又说:“那你下次来给我带点儿我尝尝呗,没听过呀。”
      “好嘞,忘不了。”薛红英把钱给了,扛起来就走。
      该说不说,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这歌不是瞎唱的,八十年代的劳动人民尤其朴实,一看这姑娘背着个大丝袋子,公交车上还真有人让座,一路薛红英跟着同乘的人又是一顿侃大山。
      “你这烤鸡架要在哪儿卖啊?多少钱啊?好吃不?”
      聊着聊着,就有人问了。
      坐同一辆车回去的,那肯定就是顺路的,指不定就是隔条胡同的邻居,薛红英本着与人为善,都是潜在客户的心热心讲解。
      “三毛钱一个,五毛钱俩。”她笑道:“那肯定是好吃啊,大爷,要是路过葫芦把胡同你就过来尝尝。”
      说的好像摊子已经支起来了一样。
      “你家住葫芦把啊?我就隔条街——西葫芦胡同。”
      “那你可得过去尝尝。”
      “那是。”俩人聊的热火朝天。
      有人小声嘟哝:“那能有多少肉啊。”
      薛红英一看到站了,连忙起身扛起丝袋子笑回了句:“肉不在多,好吃就行。”
      她是下车了,把大爷给笑够呛。一时悲剧,坐过站了。
      薛红英一路走走扛扛,倒也相安无事到家了。
      直到看见她,刘玉芝才总算松了口气,眼瞅着黑天了,表姐再不回来又得让姑母给抓现行。如今她摸不清形势,也不知道姑母会怎么收拾表姐,心下就是担心。
      可她那口气刚松下来,就注意到她哐当一声扔地下的丝袋子。
      “……姐,我刚把饭菜都做上了……”她声儿都颤抖了,“你又买的啥呀?”
      前天看样儿是没打疼?
      “鸡架。”
      薛红英说话的眼睛都放光,刺的刘玉芝眼疼,多少有点儿理解姑母的心情了。
      工作没了,一个劲儿的买买买是几个意思?
      怎么就和鸡架扛上了?
      “别说了,赶紧干活。”薛红英帽子都来不及脱,打开丝袋子掏出四只鸡架扔盆里,“你先拿凉水化冻。”
      说完,扛上丝带子又跑到后院,把鸡架整带子放进地窖里面。
      要说薛家这地窖,叫的真愧对人家这名号。明明是个窖,里面贮存的东西除了两袋土豆子就是一百颗白菜,大葱十来根,洋葱七八个,用的空间连四分之一都不到。
      在吉省是有不少老人家在苦日子里熬出来的,对粮食蔬菜都有种执念,有点儿东西就想囤起来,生怕再闹饥荒。所以不少有院子的人家都爱挖个地窖,顺着梯子就能爬下去,凭白多了些储物的空间。冬天买些冬储菜存着,省得到菜市场买的贵。
      薛家有样儿学样,也在自家后院挖了个地窖,空间倒是不小,就是里面放的东西,和旁人家一比那就是小屋见大屋,浪费了这大好的地方。
      薛红英饿了半路,在光复路上货别看东西多,她就和土包子进城一样都被琳琅满目的商品给吸引了,连饭都忘了吃。
      好在看见小零食想起家里还有个小侄女,就买回来两包康乐果,一袋小饼干。
      姑侄三人美滋滋地在那儿吃,倒是刘玉芝不好意思多吃多拿,一样尝上一口就不再多吃。
      “小姑,吃。”
      要么说谁看的和谁有感情,薛青青虽说不到三岁,可也有个偏心眼,一个劲儿往刘玉芝手里放吃的,把薛红英看的哈哈直笑,小丫头还分出里外来了。

第013章 买买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