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章 因祸得福[2/2页]

蛇背上的天师 笑你叹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才。贫道一开始还在好奇,为何你不在一开始就使用替命血咒,原来是临时想出来的。真是太了不起了。对了,还不知道你师承何处?”云青道长听完,不由得惊叹惠功天才。
      “晚辈师承自龙头河龙王庙,师尊为住持众善道长。”惠功答道。
      “你师父很幸运,有你这样一个好徒弟。”云青道长不由得有些羡慕。
      送走了惠功,云青道长不由的叹了口气。
      徒弟见师尊叹气,便问其缘由。
      云青道长感叹道:“此子天赋异禀,才华横溢。假以时日,定能成为巴蜀年轻一代修道者的翘楚。只怕那青城山上的弟子,也未必能盖住他的光芒。”
      “他真的有这么厉害吗?”弟子有些怀疑。
      “且待潮涨潮落,月圆月缺。”云青说完,便不再言语,而是抬起头,看向那自在舒卷的白云。
      再说惠功离了文峰观以后,便径直往家里赶。
      盗尸衣案告破,惠功出力最多,陈力给了惠功不少奖励。惠功打算将一部分给家里,另一部分则准备去龙王庙的时候,拿来孝敬师父。
      到家那天,正好小满。
      不得不说惠功回家的正是时候,正赶上农忙。
      我国南方有谚语:“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
      稻田里需要水车车水;油菜成熟,需要榨制成菜油;蚕开始吐丝,要准备缥丝。
      忙了快半个月,总算是稍微清闲了一些。
      转眼到了端午节这天,惠功放弃了上山采药的大好时机,打算与家人一起好好过个节。
      早早吃过早饭,一家人便一起出发,去县城赶集。
      长江将巴东县分为江南和江北两部分。县衙位于江南金字山脚下,惠功家所在的村则属于江北。彼时没有桥,两岸来往,只得依赖江上的渡船。
      长江在巫溪口拐了个弯,这里地势相对平缓,巴东人在此聚集,便在两岸各形成了一条热闹的街道。每逢重大节日,比如过年前置办年货那段时间,街上总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
      每年端午时节,县里都会组织龙舟比赛。
      参赛的队伍比较杂:有各乡镇的,有县衙的,也有当地大姓的,比如巴东地区土家族的八大姓——彭、白、李、田、冉、杨、覃、向,也有大地主的等等。
      一时间,江边船来船往,锣鼓喧闹,旗帜飘飘,好不热闹。
      比赛开始以前,惠功一家人乘渡船,准备前往南岸。
      县衙在南岸边搭了一个台,白天作为看台,晚上则有戏班唱戏。
      船离开渡口好几丈,上游出现了一叶帆。
      不一会儿,整条船便呈现在江面上。
      那是一条大货船,长约十丈,宽约三丈。船首两侧,两只大船眼十分醒目。船上帆墙高立、船旗招展。船旗上绣着一个大大的“张”字。船吃水较深,大抵是装满了货物。
      船家一见那大船出现,不由得有些紧张,当下一边小心划着船,一边叮嘱大家坐好抓稳。
      惠功忙牵住小菊的手,同时叮嘱父母几句。他不知道的是,这艘船,将来会在小菊的手中沉入滔滔江底。

第14章 因祸得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