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堂,正接受许九三的一通批评。
批评完,他脸上有好长一段时间,都是耷拉着脸的。
说句实话,当初那告示下来时,没几个识字的,瞧着那字,看着都一样。
他吩咐下去,可当时的教书先生不知去了哪里,再也没回来。
他自己年纪也大,对于有些事情,忘性也是特别严重。
现在接受批评以后,顺顺心口,将那点自郁闷给压下去。
终于,他硬是挤出个笑容来,向许九三表明看法,可绝对不能将忘性大的事情给吐露出来。
许九三念在他诚恳,也就没有再说些什么。
一定要把这让孩子进书塾读书的事情落实下来。
到现在,陈家村的村民才知晓,里正陈合堂,也是个大字不识的。
可想他这么些年都为村庄着想,也就没谁那么想不开,会火上浇油。
都默默地不提起这件事来。
“那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了,”许九三明朗的眼眸,宛如晨间的阳光,不偏不倚地落在了宋慎言的身上。
宋慎言心里苦涩,面上却是要表现出来一副我会为人师表的态度。
他轻轻地颔首,“草民知道了。”
在陈家村落户不到两个月的宋家,不仅开店做生意,还被衙门叫去当教书先生。
这么多的好运,让陈家村的村民很是羡慕。
“宋先生,那我家孩子四岁,符合入学条件,请问,现在能报名吗?”
有人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将孩子送去书塾,正应了那句话,砸锅卖铁,都要供孩子读书。
哪怕头一年不交束?,也要把以后的束?攒起来。
“可以,”宋慎言刚说完,还不等他喘口气,耳边就是要给孩子报名的声音。
这个时候,要是周宁在就好了,这样就能有人帮他说回去。
可现在的他,骑虎难下。
耳边全是给孩子报名的响声。
他记忆都有些模糊,可稍微记得一点的,就是有个人的名字叫什么东,才七岁,听他母亲说,这孩子一出生就能说话,奈何他们一家都是大老粗。
没有钱买书籍,也就口头和他说些年代久远的民间小传。
差点将孩子给毁了,因为那些久远的民间小传很是具有讽刺性,让孩子陷进了困境。
离家出走,差点没能找回来。
四岁的孩子能离家出走,也庆幸,在失踪后三天找到了,从那以后,家人就把这孩子时时刻刻地看住。
也不想这么一个聪慧的孩子,败在了一个破落的家庭里。
“那就,”宋慎言的声音有些沉,已经到了不想说话的地步,“明天大家伙都辛苦些,把书塾先修葺了,杂草也除一除,再选个黄道吉日,开学堂。”
宋慎言说完,迅速地往外面走去,而身后传来的是欢喜的声音。
他们的孩子能免束?读一年,这是修了几辈子,才得来的福气。
宋慎言回去的路上,夜色沉沉,又没给火把蜡烛的照亮,走路也就慢慢的。
第80章 这么多的好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