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9章 ,/.[2/2页]

重返1998 笔舞春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仅一个月没有薪水,将让他们面临无法偿还自己的各种贷款和税务。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私人破产”在这一年的美国成为了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而“我破产了”这句话,也顺应了整个时代的潮流。

 甚至于后来很多西方的电影电视剧中也出现了这个词汇,如西方最经典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如此一来,美国的绝大多数资金几乎全部都在“市场”上流通,而受益最大的,自然是控制美储的先锋、道富和黑石三巨头,以及三巨头背后的各大顶级家族们。

 与西方资本世界相反。

 东方人类的教育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文化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尤其是人性方面。

 以华夏举例,在经历过一个极度贫穷的时代后,绝大多数的人类都体验过了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饥饿”和贫穷让他们学会了动物的生存方式。

 当自己没有那么饥饿的时候,可以把当下的食物挖个坑储存起来。

 等到饥饿却找不到食物的时候再拿出来进食。

 有词汇是这么形容的:防患于未然。

 所以在华夏60年代初至80年代的这群人中,大多喜欢存钱。

 省吃俭用,也要把自己的资产和财富存储在银行中。

 对于这种情况,塞恩也给出了一套方案。

 方案的目的,自然也是要让这些人把钱全部掏出来,步西方世界的后尘。

 “给他们一个不得不把财富掏空的理由,让他们存在银行的钱进入市场。”

 “那些财富只有进入市场中,才能跟我们有关系,跟三巨头有关系,跟卜克思主义产生关联。”

 “从而,让这些财富属于我们,并被我们所控制。”

 对于东方世界顶层的设计,塞恩给出的是这样的内容。

 这种顶层设计显然是花了不少功夫的。

 灌输一种价值观导向,结合华本土经济发展策略,与其“管理者”达到共赢。

 从而产生一种让非必需品成为必需品的强硬导向。

 例如:房产。

 想要达到这种目的,塞恩给出了两条附加属性。

 第一种属性,就是给房产附加一种投资属性。

 造成一种房产不仅仅可以拿来居住,并且可以当成理财产品进行投资的假象,将时间跨度增加至30年,把泡沫杠杆增加到3000%,直到抽空人均经济的70%再进行收网。

 如此做法,可以增加人们对这种附加属性的信心,增加思维灌输的稳固性,达到以假乱真和持久的目的。

 “四代。”

 这是塞恩给出的解释。

 从60年代的人类开始,要控制住他们的第四代后人,方才达到卜克思主义的精神。

 所以这种拥有投资的附加属性,可以彻底从根源上断掉每一个家庭想要实现跨越阶层的念想。

 换句话说。

 就是当代一个50岁左右的人,从他自己这一代开始不仅要掏空所有的存款,也要让他的儿子,孙子,曾孙子全部被这种顶层设计控制住。

 让他们的孩子从出生起就注定了命运,把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固定在某一个点位上,无法进行思考除了生活以外的更多问题。

 这,就是卜克思主义的顶层设计。

第189章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