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49章 都在准备着[2/2页]

回到大明当皇帝 岁月秋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运用得当,十万武装到牙齿的大明精锐,没准儿还能先一步踏入德里城呢!
      就算因为莫卧儿北部的山地道路不畅,大量的重装备送不上去,他安国指挥骑兵突袭,也是一位行家里手!
      “刘阁老,陛下的安排并无不妥!就算乌斯贯通了南北干线,驻军也不必过多!”
      “高原反应,不是每个官兵都能适应的!”
      刚刚从海外金沙府调回来的唐伯虎出班道:“陛下,各位大人,在下这个新任的高原省民政总督,还需要大力支持啊!”
      “安国上将既然说道高原反应,恐怕也没多少人愿意移民乌斯了!”
      “那各级衙门的组建,三班衙役,警察等人员,招募很困难啊!”
      内阁首辅李东阳抚摸着一把白胡子笑道:“伯虎啊,当年的江南四大才子,如今可是有两个当总督了哦!”
      “祝枝山在西疆干了一年多,早就熟悉了。有啥困难找他就行!”
      曾经在西疆干了好多年的杨一清也笑道:“没错,西疆和乌斯多有交流,以往商队来往频繁!喀什、和田等地有很多汉人都常年跑乌斯的,早就适应高原反应了!”
      “再说了,去乌斯工作,薪酬达到内地的三倍,你还怕招不到人?”
      目前的乌斯,也是新设立的高原省,人口才一百多万,还赶不上唐伯虎干了七八年的金沙府规模呢!
      唯一的共同点,两地都是气候恶劣,地理复杂广袤的新治所。
      之所以要调他回来,圣天子不就是看到他治理海外金沙府的成绩么?
      其实以唐伯虎这些年的功绩,就算给个内地省份的总督,也绰绰有余!
      不过朱厚照用人有个原则,越是他看得上的,能力超强的人才,越是要派往艰苦地区。
      一般人也干不了不是?
      根据后世的资料来看,乌斯算得上一块宝地。
      一百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藏南适合耕种的谷地平原,开垦出五六百万亩耕地轻轻松松的。
      而且,乌斯的牧区甚至比蒙古草原和西疆的牧区还要广袤,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
      更别说丰富的矿产资源了,金、铜、锌等等,好几种矿产的储量都排在全国前五。
      为数众多的湖泊,大半都是盐湖,所以,乌斯根本不缺食盐。
      更别说一些高原特产的名贵中药材,虫草、雪莲、藏红花等等,其他地方根本没有好不好?
      那地方差的就是人口,才一百多万,后世也不过三百多万而已。
      另外就是交通了,道路不靖,想发展也谈不上。
      当然,一张白纸好作画。
      就看唐伯虎这位历练出来的干才,如何发挥了!
      要在这个时代,修建什么高原铁路那是做梦,但修公路没问题。
      如果将来拿下了整个印度次大陆,乌斯也算南下的交通要道了。
      南来北往的商旅也少不了,只要高原省的出产卖得出去,想不赚钱都难。
      没看到这些天的大明报纸,都在吵吵嚷嚷要去高原发财么?
      如今的大明,工商业繁荣。
      经过这么多年的移民,大明老百姓早就睁眼看世界了。
      很多人都明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然温饱不愁,可要发展得好,你就得敢于走出去。
      没看到那些远赴海外的,或者西迁的,去辽东的,谁不是荷包鼓鼓,腰缠万贯?

第949章 都在准备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