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溪给盛居安打电话的时候,他恰好在开会。
手机落在了办公室,没带到会议室,所以他没有听到。
她一直握着那手机。
讯号接通的时候,她的心慢慢地提了起来。
等到那提示音越来越长,她的心里又涌出一些失望的情绪。
他为什么不接电话?
刹那间她心中有了许多可能,却又迅速消散,她连细细揣摩比较的机会也没有,心理又归于平静。
好吧,或许是他们没这个缘分,连好好告别的机会都没有。
电话那边传来无人接听的讯号时,她这么想着,神色低落。
她已经整整两天没有联系盛居安。
网络上最后的流言蜚语,已经在刘律师和盛居安安排的专业公关团队的帮助下,收拾得干干净净。
最后她的名誉得到了恢复,甚至收到了许多陌生人的安慰。
因为网络上的信息被删除,所以她的澄清,影响力并没有最初事故爆发的那样广。
盛居安买了热词,又接受了公关团队的建议,打了个擦边球,把“医患关系”作为核心话题,炒热了起来。
有柳阑珊的视频被删除得很快。
那事故的前因后果却是被归纳得很清晰。
为医患关系所苦的,其实也并非只有颜溪。
许多一线的医护人员,都曾有过类似的困境。
或许并非所有的事故都扯上了人命,但其中的焦灼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却是相通的。
病人与医护人员互不理解,也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长久的累积,造成双方的互相诋毁,其实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可这又是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说起来,医护行业大概算是半个服务业,十分辛苦。
可却又分明具有技术含量,需要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漫长的实践去累积。
所以患者一边谩骂着医护人员的“没有责任心”、“态度不好”,一边又要求着效率。
而医护人员,则是一边忍受着患者的埋怨,一边或愧疚自责,或高高挂起。
讽刺的是,最后没有责任心或不把患者当一回事的人,反而能在这个行业里待得长久。
而真正医者仁心的人,却因为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和伤痛,而渐渐冷了心。
因为看不下去,不忍心指责,以一人之力,又实在承受不了那么多,所以慢慢萌生退却之意。
被特意勾出的重点,精心选了曾经的事例,说出了医护人员的不容易,激发起了路人的同情之心。
那事例里,当然也包括颜溪所经历的一切。
她的名字被化作了“某医生”,柳阑珊的名字也在叙述里有所改变。
可之前的事情毕竟才刚刚过去,在他们有意的推波助澜之下,很快便有人把这个事例和颜溪联系到了一起。
关于医患关系的话题,在网络上越来越热的时候,颜溪的微博里,收到的私信也越来越多。
有人在求证。
有人在自我检讨。
有人在真心实意地道歉。
【对不起,我之前都不知道,你们这么不容易。】
【那个博主说的是你吗?现在事情解决了吗?那个话题为什么被删除了?】<
第四十四章 为什么不接电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