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5章:讨论税收[2/2页]

晓月度关山 太史春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曾因此事下过罪己诏,向百姓承诺,再苦吾百姓一年。只不过关内外战事频仍,百姓这一苦,可就不止苦了三年,三饷直到现在都仍在征收。”
      布政使说得没错,自后汉开国以来,太祖便希望藏富于民,实行定额税收,与历史上的许多朝代相比,本朝的税收原本已经很少了。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朝廷的开支越来越大,不得不换个方式增加赋税。
      看来先皇也实在是没有办法才会出此下策,可即便如此,朝廷仍然是入不敷出。
      就拿辽东新扩建起来的十万关宁铁骑,若不是严从汉自掏腰包,朝廷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
      如今民乱又起,朝廷又要拿出一大笔钱来安抚百姓、平息民乱。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减免税收?
      但是,若不是减轻百姓的负担,这便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税收越重,民乱便越是频繁,朝廷内耗而带来的开支就越大,到时又要加重税收。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两位大人,实话说吧,我早已向皇上建议,想以渝州作为试点,轻徭薄赋、强军抚民,建设一个安定祥和的渝州。”严从汉说道。
      “老夫也曾有此想法,无奈当下的情形,实在是难以开展。”
      “那如今整个渝州的税收是多少银子?”严从汉问。
      “如果单单说银子的话,大概二十万两。”
      “二十万两,对于有着三十几个州府的渝州来说,似乎不多呀。”
      “若是放在后汉开朝之初,确实不多。可如今就连这二十万两也无法收齐,许多州府早已是无银可收。”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严从汉不太懂得经济,对于银子的来源似乎也不太了解。
      但他隐约记得,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书上了解过,正史上有一个朝代也是很缺银子。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南方商业发达,便朝廷在商业税收这一块却收得极少。许多富庶的人家,把作为货币流通的银子打造成各种生活用具和修饰物品,自然减少了银子在市面上的流通。
      另一方面则是,后汉本土的银矿并不多,相当一部分银子的来源是通过海外贸易从西洋国家来的。
      但是此前因为倭患的原因,朝廷曾一度禁海外贸易,导致流入后汉的银子骤减。
      当然,这些原因,以当下的渝州布政使的认知,他们是根本不了解的。
      “能否向皇上请示,暂时减免渝州的三饷征收?”严从汉唐突地问道。
      “这个……这个恕老夫无能为力。”

第305章:讨论税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