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虽在经商,自己并不喜欢这些。
回到王府,李寿问很少开口的赵真真:
“你有心事?”
赵真真摇摇头:“没有,我是个不祥之人,怕为殿下带来麻烦。要是殿下哪天不想我在身边,能不能让我自由离开?”
李寿听得很懵,以为对方是多愁善感之言:
“这世上没谁是不祥之人,只有好人和坏人。赵小姐是好人,我怎么会不想你在身边?别说那些傻话了。”
……
李寿得休息一天,第二天一早,李世民传他去早朝。
朝殿中,三五成群的人聊得十分热闹。萧?带着一个身高体大的中年男,来到李寿面前:
“越王殿下,这位是盐泽道总管高甑生高将军,才从外面回京。”
李寿不认识高甑生,但他早就知道对方。赵真真家的案子,正是由高甑生所办。
赵家虽是谋反,因为赵真真的关系,李寿对这高甑生并不感冒。
“高将军找我有事?”
“有件小事,”高甑生和李寿来到一边:
“听说赵家那些人全在殿下府里?”
李寿很干脆:“在。”
高甑生说:“殿下真不应该接纳她们,她们是反贼,虽蒙皇上赦免死罪,反贼的身份永远改不了。要是其它人收留还没什么,殿下收留大为不妥,还请殿下三思。”
这件事长孙皇后也说过,李寿没听。
由高甑生说更正常,因为高甑生是当事人。李寿想到昨天赵真真的话,没有立即拒绝:
“高将军以为,如何处置她们为好?”
见李寿如此上道,高甑生很高兴:
“皇上之所以不杀她们,是想以仁义服众。灭家之仇,她们不会安分的。殿下应该为皇上分忧,将她们除去。要是殿下下不了手,下官可以代劳。”
李寿现在才明白,赵真真那些话的意思,已不想再和高甑生废话:
“她们入我府,就是我的家人。谁要是敢动她们,就是和我过不去。无论是谁,不死不休。”
高甑生看着李寿离开的背影,眼里露出一抹阴毒之色。
……
李承乾比李寿要勤快得多,到现在还在关内抗疫。
听政的暂时只有两个皇子,昨天李寿说太子之事,以为李泰会翻脸。
对方仿佛没发生过任何事,该给的笑容一点不少。
李世民也仿佛忘了昨天的事,一来就说出一件事:
“再过几日,扶桑国使团,就会抵达京城。扶桑远在海远,不惜万里跨海来我大唐朝拜。这是他们第二次派使团到来,远来是客,我大唐不可怠慢。这事交由青雀负责,会同礼部招待好。”
李泰没有半分惊讶,只有高兴:
“儿臣领旨,定将此事办好。”
扶桑就是后世的岛国,在大唐时期,扶桑派了不少次使团出使。
有些使臣,还在大唐当了不少年的官。
李寿知道一些,有些好奇:
“他们这次来是干什么?”
不用李世民开口,李泰说:
“自然是来朝拜,递交国书。上次高大人出使扶桑,闹了一些矛盾,这次来,怕是想归修旧好。”
有些话,李寿懒得在朝堂上说。李世民可能见他有兴趣:
“天赐要是有兴趣,可为你四哥副手,学学接待的礼仪也好。”
李寿见李泰已变成皮笑肉不笑,想开开玩笑也省了:
“我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接待这些事就免了。”
这口气,让李泰一脸恼火,想了想还是忍下。
下朝后,李寿为李丽萍医治完,被李明达两小拉到立政殿,参观她们新装修的房子。长孙皇后说:
“寿儿,你父皇已下旨,今年所有在外的皇子都要回来。我想让你为他们和宫里,制作一些特效救命丸。这次要不是那药,萍儿怕是?他们常年在外,给他们制些,以备不时之需。要什么药,可让宫里准备。”
看在长孙皇后的面上,李寿没有拒绝:
“等会我就去准备。”
长孙皇后十分欣慰,又将婚事说出来:
“寿儿,你父皇的意思,明年就给你将婚事定下。我们找人画了一些像,你看看有没有钟意之人?”
李寿知道长孙皇后是一番好意,实在不想对方常烦他:
“母后不要给我再找那些了,我已在太原找到,就快来京。”
第三十八章 公主的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