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寿怀里:“我们卖药的生意太好,那些公主虽不说,连晋阳公主都很眼热。她们也不富裕,你看要不要找些借口,每月分给她们一些银子?”
李寿越来越满意柳风铃,柳风铃虽生在商人家,并不吝惜。
“那东西叫入股,钱这东西是赚不完的。这事你去给她们说吧!让她们每人意思一下,拿两成股给所有公主。”
柳风铃说得不错,有些公主,甚至还穿着补丁的衣服。
柳风铃也觉得不可思议,才会动劫富济贫的心思:
“什么叫入股,你给我说说。”
……
李寿来到朝殿,李恪和李泰各处一堆,正与众大臣谈笑风生。
见李寿到来,李恪特意将他拉到一旁:
“五弟,大哥回来了。”
李寿腹诽了一句,李承乾回不回来关他什么事?李恪说:
“听说大哥这次出去,吃了不少苦,总算将关内的瘟疫扑灭。”
李寿此时还没懂李恪的意思,李世民和李承乾一块到来。
李承乾添油加醋,将他在关内做的事说出:
“儿臣去关内时,正值瘟疫横行,民不聊生。儿臣一边开仓救民、一边将所有患瘟疫的百姓,在各县聚集起来,进行统一救治……”
现在李寿才明白,刚才李恪的意思了。
李承乾的话中,要不是他,瘟疫无法扑灭,百姓可能剩不了几个。
将功劳全说成李承乾自己的,得到李世民高度赞扬。
“高明此次出去,收获颇丰。已有大哥之风范、太子之仪容。处理之事,莫不让朕满意。”
“父皇赞赏,儿臣受之有愧。”李承乾看向李寿:
“儿臣现在才知道,医对于大家的重要性。儿臣希望五弟,能将他的医术传给众太医,让大家传承下去。”
“太子言之有理,”一个老头站出来附合:
“一人再行,双手也难治多少人。将一身本事传给众人,造福天下人,这比自己治多少人都强。”
附合的人不少,连一些老资格的功臣也在附合。李世民说:
“天赐,你就抽时间,好好教教那些太医吧!朕将太医院托付于你,希望你能不负朕望。”
李寿火了,这东西是他的保命符。除非当上皇帝,否则他绝不会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好,我可以管太医署,也可以抽时间教他们,但我有两个条件。”
李寿能松口,全都高兴了,李世民问:
“什么条件?”
李寿虽不愿将一身医术全教出来,教一部分还是没问题。
“一、我要对太医署进行改革,无论如何改,所有人都不能多话。二、成年的皇子,都去封地管事,我还在京城当大家的大夫。我虽不能亲自去,我要派府中官员,去那里负责。”
“不行,”李泰火冒三丈。他准备今天上奏,去管太医署。
“父皇安排的事,岂能讲条件?父皇,儿臣虽不才,愿管太医署。集众人之力钻研医术,一定不负父皇所望。”
李世民的回答,让李寿怀疑对方是个后爸:
“你有时间多做学问,将医术上的事交给天赐即可。至于派人去管广州几地?众爱卿有没有异议?”
正当李寿以为愿望能达成,高甑生站出来:
“皇上,臣听说越王强招八百食户来京。在广州的食户,已有家人为此自杀。要是现在由越王的人去管理,怕是有很多人会不服,容易生乱。朝廷可派钦差去查证,要是没有此事,再答应越王也不迟。”
李寿看向高甑生,他已基本肯定,赵真真没有说谎。现在的高甑生,开始狗急跳墙。
李世民听大火,当即派人去广州查证。
“即日起,越王全权负责太医署一切事务,为众太医传授医术。任何改革,朝廷不能过问。至于遥领广州诸地,先将食户之事查清楚再说。”
李寿看了眼一脸怒急的李泰、和满腹心事的高甑生,想了想还是没有拒绝。
快下朝时,外面传来一道太监声:
“齐王觐见。”
第四十三章 狗急跳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