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二章 狄仁杰入学[2/2页]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坏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好快,我再出个难点的:一百二十七,加九十八等于多少?”
      李寿摇摇脑袋,他觉得有必要,将教柳风铃的数学公布出来,教给大家。
      “二百二十五。”狄仁杰答完,一个老头拿着几本书到来。
      “拜见孔先生。”
      这个老头李寿认识,叫孔颖达,是国子临的老大、国子监祭酒。
      一番话完,李明达说:
      “孔先生,他很利害。我考了他两道算数,他都能很快回答出来,还没有用笔算。”
      “只是算数好还不行,”孔颖达问:
      “你学过些什么书籍?”
      狄仁杰恭敬回答:“千字经、急就篇、开蒙要训、太公家训、论语也学了些。”
      如此小就学了这么多,将一帮皇子皇女听傻。孔颖达可能不大相信:
      “千字经你能背多少?”
      “能全背出来,”狄仁杰说完,开始背诵: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孔颖达的兴趣来了,又考了急就篇和开蒙要训,连狄仁杰说学一些的论语也考不少。惊声说:
      “越王,此子你在哪里找的?简直是天才。下官活了大半辈子,还从未遇到过如此小的天才。”
      李寿对狄仁杰的表现也很满意,虽说背书不能说明什么,起码智商绝对不低。
      “这是散骑常侍狄大人的孙子,我见他聪明过人,想好好培养一下。”
      “原来是狄孝绪的孙子,”孔颖达满意看着狄仁杰:
      “以后你就留在这里学习,也可去国子监。好好学,不要辜负越王殿下的一番美意。”
      李寿也没离开,爬在桌上写字。待孔颖达教完,李寿拿一叠新写的纸给对方:
      “现在的启蒙读物有些单调,这是我将大唐百姓的姓氏,编成的一篇文章。可称为百家姓,孔大人看看。要是可以,可作这些小孩的启蒙读物。”
      李寿原本想将三字经的版权也抢过来,很遗憾,他只背得前面几句。
      ……
      为了安排狄仁杰,李寿今天早上没去早朝。
      李世民还以为他在太医署办正事,下朝后,将他叫到御书房。
      “太医署改革的事如何了?”
      李寿看了眼房内的人,有八九个,大家神色有点不太自然。
      “还在进行中,京城和洛阳的太医所,再过三天就可业。至于其它州县的,只能陆续开放了。这个月内,附近几个州的应该能搞起来。”
      太医所开业并不复杂,除长安洛阳,其它地方的,多数都是聘请当地有名的大夫。
      诊所也不用建,官府没有就租。
      李世民比较满意:“事情太多,做一件少一件。听说你太医署卖药的生意非常好,赚了多少?”
      没想到李世民也关心起钱来?李寿看了他一眼:
      “最近是因为那些使臣抢购,所以生意才如此好。也没赚多少,赚的钱,全贴到各地组建太医所去了。”
      李承乾觉得李世民太墨迹,将话接过来:
      “刚才我们商量,朝廷不能放任太医署自行经营,得收回来朝廷管理。当然,一应开销,自然也由朝廷负责。”
      难怪大家的脸色不自然,原来想坐享其成?比坐享其成更黑。
      “以后各县都有太医所,赚的钱可能不少。但用处也大,各地大夫伙计的工钱、运输费、各种杂费等等。最主要有一点,要是由朝廷自行负责。那些没钱的病人去太医所,到底治还是不治?”
      大家被最后一个问题问呆,魏征问:
      “越王的意思,由太医署自行负责,就可以不治?”
      这个年代,这问题李寿也不好回答: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只能尽尽做人的义务,适当治一下。比如规定,不得超过多少药价。但要是由朝廷负责,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多。有些无赖,甚至吃住都要赖在那里。赶他们出来,又会影响名声之类的。”
      一个难题,就将大家的美梦打醒。李承乾不甘:
      “只上五成的利,太少,至少要上八成才行。”
      太医署的事,李寿不想朝廷管理。现在的官员虽昏贪的少,以后难说:
      “到底如何,现在还不知道。一切待将各地太医所成立,运行几个月后再说。要是真能养活太医署,上八成又如何?”
      大家认可李寿的话,这事暂时打住,不怕得罪李寿的李承乾又说一事:
      “五弟的药铺,生意比太医署的更好。身为皇子,应该为父皇、为朝廷分忧。你们的商税?”

第五十二章 狄仁杰入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