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工匠做出来的,包括大家所用的锅碗瓢盆。匠人对天下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我以为,应该提升他们的待遇。不能让他们的辛苦,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李世民猜到李寿要干什么,为他捧场:
“天赐以为,如何提升他们的待遇?”
“要让他们和农民那样,自身包括后代,都能参加科举为官。”
李寿说完,一阵嘈杂声传出。萧?第一个站出来:
“此事万万不可,工匠自古就是下三流之人。我们岂能和下三流之人同朝为官?传出去,天下百姓、四邻邦国也会笑话我们。”
“萧大人说得是,”长孙无忌接道:
“此事万万不可,提升他们的待遇,可以从钱财方面考虑。先贤就曾说过,士农工商,万不可改之。”
李寿很惊讶,结果有大半的官员站出来,反对此事。
赞成的官员,不到三分之一。
他还准备一次性,替工人和商人平反。
只是个工人就有这么多人反对,难怪李世民说要缓缓图之。
“这样吧,大家投票决定如何?”
大家又懵住,反对此事的房玄龄问:
“何为投票?”
“让大家参预到此事中来,写下支持、或不支持。要是支持他们科举的人多,此事就通过。反之无法通过。”
这事新鲜,大家还在议论,长孙无忌仿佛也被穿越者附身:
“何必如何麻烦,只有这些人,反对此事的举手。”
“哗哗”,大半人举起手来。长孙无忌爽笑:
“越王,此事已有结果。”
李寿知道,这些人反对工商为官?并不是什么下三流之类的,全都出于私心。
“我说的不是这里的人,我说的是天下所有人。让天下人来评,是不是要比我们这点人公正?”
反对得利害的李承乾冷笑:
“天下人何其多?你怎么让他们来评?莫非大家为这点破事,要跑到京城来?”
就算有条件,李寿也不敢让天下人来评。
农民何其多?没人不自私,谁希望多些竞争对手?
“一叶便可知秋。京城的百姓,已能代表天下百姓。无论士农工商,都是我大唐的百姓。在京城抽士、农、工、商各一百人,参预这次投票。如果反对的人多,那些工匠也不会再有怨言。”
……
长安东城门一块黑板前,围了一大群人。
“好消息:朝廷即将在京城百姓中,抽取士、农、工、商各一百人,参加选评关于工匠身份,可参加科举一事。如果支持的人过半,工匠以后就能科举为官。天下所有人,不再受工匠身份限制。可随时为匠、随时为其它。”
一个年青士子念完,阵阵惊呼声传出。一个满身是泥的老头问:
“小哥儿,你没念错吧?这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官府的公文都贴出来了。”年青士子不满了老头一眼:
“我岂会念错?谁敢在城门口乱念这些事?”
长孙家庆也在人群中,看完黑板上的内容,皱着眉头说:
“这是何人所写?这不是诱导大家,赞成那些工匠为官吗?”
长孙家庆旁边的年青人苦笑:
“只怕是越王所为,越王一心想让那些工匠也能为官,要是不这样宣传,他很有获得成功。”
“这样做,只怕真会被他得逞。”长孙家庆说:
“我们快去给太子汇报。”
不止四城门,大街小巷都贴有这样的宣传。
的确是李寿的主意,李寿不惜用他这次平反案、造印刷机的功劳相抵,换大家同意他的建议。
许多人都被李寿麻痹,以为至少士子农民,不可能赞成。
商人和工匠没关系,也不可能全赞成。并且李寿说过,打平也算工匠输。
谁也没想到,他会如此卑鄙。
听到汇报后,李承乾匆匆来到御书房。
第六十六章 再放大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