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不符。”
李寿存心要杀鸡儆猴,拿万永才立威:
“我虽是扬州钦差,父皇密旨,许我巡视各地州府之责。如果查到违法乱纪的官员,有权停职,送京接受检查。”
密旨这东西李寿以前就知道,皇帝说的一句话也是密旨,不一定要颁布圣旨。
李世民虽然没给李寿密旨,李寿有信心,能说服李世民。
万永才没敢再罗嗦,李寿又下达第二道命令:
“发公文各州县,严打在各地对太医所实施的欺压、恐吓、敲诈、恶意针对等行为。一经查到,从严从重处罚。”
这个命令寿州不敢敌发,因为他们没有命令其它地方的权利。
李寿亲自签字盖章,事后收到一大堆弹劾。
为了保护各地的太医所,李寿提前登基,将自己当成了皇帝,下达第三道命令:
“各地必须派兵衙,全天在太医所守护。”
……
长安,众官员正在为即将回归的李世民做准备。太子李承乾,抽空来到东宫。
“明池,事情可查到?”
杜荷点点头:“洛阳有个叫百工堂的帮派,他们做的东西不少,还负责帮人打听消息找人等事。以前赵节去找过他们,让他们撒播李寿的流言,被他们拒绝。这次给越王泄密之人,正是他们。”
“百工堂,”李承乾很想不通:
“他们不帮我们,为何要帮李寿?”
杜荷的运气好,得到贵人相助:
“这事不会假,出自长孙冲那边的人之口。听说其它人也不想,是他们堂主杨槐自己的意思。为此,杨槐还退位,现在的堂主叫严方平。”
得到证实,李承乾一脸杀意:
“找机会将他们除掉。”
“除掉不如招过来,”杜荷来时已有主意:
“百工堂的人不少,善加利于,不止是一支不错的民间力量,还是一个赚钱的工具。现在杨槐退位,我有不少把握能说通。”
李承乾双眼大亮,大赞了杜荷一眼:
“此事就交由你去办,可许他们一些好处。有机会,将他们带来见我。”
……
李寿以前没去过扬州,但久闻大名。
扬州现在的运河已搞好,水陆两路畅通。现在虽还未有以后的繁华,已在逐渐兴旺。
城门口的护城河,也比其它城池宽。
这次李寿没有当贼,带着一群侍卫,直接来到扬州州衙。
报上大名,很快出来两个官员:
“扬州刺史汪授业、扬州别驾马峥拜见越王殿下。”
汪授业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头,李寿以前不认识。长相比较衰老,这样的人还没退休,李寿也不知该夸还是该鄙视。
来到衙门后院大厅,李寿才说出来意:
“我奉父皇之命,前来查太医所一案,你们有没有查到什么线索?”
两官对望一眼,汪授业说:
“刚才下官和马大人,也在商量此事。扬州城有七家药铺,目前这七家,我们都审问过,经过我们仔细盘查,同会药铺的周暄,嫌疑最大,他们父子已被收入大牢。殿下随时可提审他们。”
别驾马峥是个中年男,身材矮胖,生活过得应该很滋润,很会安排:
“殿下先休息一天,下官这就去安排,为殿下接风。”
“不用安排任何东西,将这案子办了,怎么聚都成。”
李寿不想浪费时间:“你们给我说说,周暄为何嫌疑最大?”
……
汪授业两人给的理由,同会药铺的周暄之父,在隋朝做过太医。
他爹虽已死,他是前朝太医之子的身份还在。
扬州太医所建立以来,周暄虽未上门砸过场子,成多次在公开场合,贬辱太医所。
甚至有人还听到,周暄贬过李寿。
周暄之子周刚更利害,成装病人,去太医所检查。
太医所的同志误诊后,被他嘲笑得一塌糊涂。
扬州官府面向外面征集线索,有几封匿名信。说周刚曾言,要替扬州医界清理门户,杀死太医所的几个大夫。
以上这些,就是官府查到的线索。要是李寿再不来,他们已准备给周暄父子俩定罪。
李寿没听他们的一面之词,简直梳洗后,再一次过主审官的瘾。
第九十四章 杀鸡儆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