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六章 守江山难[2/2页]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坏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李承乾现在越来越恨李寿的装逼样,带着冷笑问:
      “莫非五弟认为这样做不行?另有高见?”
      李寿现在对打下来的地盘,还没一个较完善的规划。
      大唐打下来的许多地盘,最后都丢了。他认为,现在的安排有些问题。
      “我中原已经历多朝,秦汉时土地辽阔,中途又被边外游民占据。反反复复,怎么也难长久守住。失去那些屏障,战火就会轻易烧来中原,酿成五胡乱华的惨事。以现在对那些地方的政策,真能永远守住?”
      李泰瞪了李承乾一眼,仿佛没有李承乾的问放,李寿就不会出风头似的。
      这番话让大家都慎重,过了半晌李世民说:
      “天赐说得有道理,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特别是边垂之地,最不好守。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李寿想到一些核心的东西,叹声说:
      “这东西最主要的还是国力问题,国强什么都好说,国弱就算中原大地,也会四分五裂。我只有一些建议,要想长治久安,必须要改变他们的思想。”
      大家虽没李寿想得远,他的话都听得懂。长孙无忌问: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们思想已扎根本性中,怎么改变?”
      李寿整理了一会说:
      “边地的人生长于苦寒之中,他们天生就有一种狼性思想。我中原地大物博,文化底蕴丰富。特别是一些圣人的大作,教会了我们对人彬彬有礼、如何尊老爱幼、团结四邻、守信重义等等。要是他们学会这些,思想自然能转变过来。”
      不少人点头,有几个最聪明的人在发呆。李寿这些话,他们听起来有点刺耳。
      李世民问:“你的意思是让边外那些人都读圣贤书?那样会耽搁农活,怕是连他们自己都养不起,很难办到。”
      李寿也知道难:“慢慢来,从小孩抓起。大人已长废,没必须再让他们学什么。小孩从小就要教他说我大唐的语言,学我大唐文化,行我大唐礼仪。总之,要彻彻底底将他们唐化。为此,不惜倒贴。”
      ……
      李寿骑在马上,满肚子感慨。他今天那些话,大半人认同,但暂时不支持。
      因为现在大唐朝廷不富裕,自己都要扳着手指过生活,哪有精力搞那些事?
      最后李世民给李寿一个安慰奖:
      “你先再好好想想,完善这些事情。以后我们富裕了,再照你说的做。”
      李寿骑在大街上,一个熟悉的人,进入他的视线。
      百工堂的老堂主杨槐,从一间药铺出来,随行还有数人。
      李寿上前:“杨堂主何时来的长安?”
      “拜见越王殿下,”众人拜完,杨槐说:
      “前天到的,来此办些小事。”
      李寿有些惊讶,现在的杨槐像变了个人。头发尽白,面色不但衰老,还有病态。
      “杨堂主病了?”
      杨槐后面一个马脸壮年男说:
      “堂主是来长安求医的,现在的洛阳,没多少人敢为堂主治病了。”
      马脸男话语间,有不小的愤慨,李寿没在这里问话:
      “你们随我来。”
      杨槐的病,大半是被气出来的。李寿给他检查完。
      “杨堂主,出了什么事情?”
      马脸男抢先开口:“堂主退位后,严万平那小人上位。将以前的规矩全废除,还带着众弟兄投了人。堂主劝说不听,只好带着一些弟兄退出百工堂。现在的百工堂,已名存实亡。”
      现在也有这种争斗?李寿暗自感慨。
      他有些不好意思,要不是他,百工堂不会有此一劫:
      “那严万平我也认识,没想到他是这种人?是我对不起你们,他们投了谁?我看能不能帮些忙。”
      杨槐将几个随从遣出去:“不关殿下的事,他们投了朝廷的人。留在那里的弟兄,愿意跟着他走,谁也没办法。此事殿下不用管。”
      李寿怀疑严万平投了长孙冲,杨槐不愿说,他不好再追问。
      “要不杨堂主在长安再建个百工堂,我愿帮忙。”

第一百零六章 守江山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