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众商大喜,沈方舟代表大家:
“殿下有任何建议,我们洗耳恭听。”
……
李丽质大婚完,朝廷突然变得安静。李寿感觉,有点像暴风雨来的前奏。
暴风雨来得很快,第二天早朝没多久,禁卫来报:
“皇上,有许多国子监学子,在宫外请求面圣。”
李世民好奇问:“他们所为何事?”
“不知道,只说他们有重要事,要面呈皇上。”
就算普通农民要见,李世民也不会阻止。考虑到人多,他带着众官来到宫外。
数百个国子监的高材生,全跪在李世民面前。
一个岁数达到中年的高材生,递上一份厚厚的奏折:
“皇上,听说朝廷允许商人科举为官。以后庙堂之上,士子将会与商人为伍。地方政务,也有可能是商人把持。如此一来,置士子颜面于何地?置祖宗制度于何地?我等冒死上奏,要是真允许商人为官,我等只好退居山野,永不科举入仕。”
李世民只是有些惊讶,他没想过是谁泄露给这帮人的。
“这事朝廷还在商量中,并未决定。大家都起来吧,尔等现在只是学子,政事没必要过问。”
另一个刺头壮年男顶上:
“皇上此言我等不认同,我等读书,也是为了报效国家、报效皇上。政事乃国事,岂能不关心?”
李寿见李世民无语了,将话接过来:
“简单点,你们不同意商人科举为官是吧?”
中年男是个明白人,不爽了李寿一眼:“正是。”
李寿懒得废话:“后天那些商人要来此面圣,和百官商量此事。到时你们也来反对,如何?”
没想到李寿说得如此直白,几百学生全呆住。孔颖达看样子也是个反对者:
“既然越王殿下说了,大家不必在此耽搁皇上和百官的时间,后天再来吧!”
这次李世民留了个心眼,在御书房单独召见李寿:
“那些国子监的学子,比百官更难缠。他们没功名,又年青气盛。后天一定会强烈反对,你可有把握?”
李寿猜到,有人利用国子监学生,来破坏他的大计。有些事,没给李世民说:
“把握有些,但还要准备一下,我回去准备准备。”
李寿说完,李寿民桌上的一台电话响起:
“喂喂,皇上,广州那边押运的东西到了。”
现在李寿才知道,这台新装的电话,是连接到皇宫门口的。
……
京城为之轰动,几百辆板车的押运队,在一千官兵的押送下,来到京城。
进入京城后,围观的百姓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多,一直滚到京城。
“这些就是从广州送来的反贼之物?天啊,这也太多了。”
京城百姓的消息很灵通,知道这些东西的出处。一个围观的老者感慨道:
“多亏越王殿下发现得早,如此规模,一旦乱起来,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岭南的百姓。”
李世民为了起到警示作用,东西就在广场,没运进皇宫。
李寿来到这里时,广场上已有上千围观的百姓,和君臣一起见证这些赃物。
最多的是武器,三万四千多件。原本铁料更多,被李寿留在广州。
一车车武器、盔甲、珍宝等摆在广场上,看得大家惊声四起。
就算已知道数字的官员,也被这么多的东西惊到。
尉迟恭拿起一副盔甲,检查过后说:
“全是仿制的隋军盔甲,这些盔甲,已能作用将军甲衣之用。”
李世民除了兴奋,更多的是心惊。赵家的野心太大,知道拼人数难和朝廷抗衡,拼精锐。
将士兵装备得如此好,要是对方不投降,李寿很有可能一败涂地。
“给赵显祖那些孙子,选些好点的地方,让他们衣食无忧。”
第一百八十四章 国子监的反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