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百零六章 钱庄投资[2/2页]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坏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再劝,说出另一个担心之事。
      “钱庄影响如此大,万一朝廷不答应,只允许朝廷那边做?我等在这里的努力,怕是要白白浪费。投资之事,还得小心谨慎。”
      ……
      不止在齐家,广州城许多地方的商家都没睡,商量的也全是这些。
      第二天一早,大家再次来到军营。在下面,摆了五张桌,有五个文吏已准备好笔纸。
      李寿一来,就将有些人的美梦打碎:
      “昨天我们商量,钱庄大家可以建,但钱票尽量得统一。也就是说,以后的钱票,只能有一种。”
      大家呆住,有些人还想钻制度的空子,这么快就被李寿堵上。一个中年男问:
      “以后我们钱庄,难道要用别人印的钱票?”
      这事李寿的确才想到,他要提前将钱庄,搞成银行的形式,免得这些人动歪脑筋。
      “不统一钱票,以后钱庄多了,朝廷很难监管过来。到时不管认不认可相互的钱票,都容易引起大乱。朝廷成立一个银监会,每年可抽一些商人,去那里一起管理。同样各一块印板,还能起到监督作用。所有钱庄的钱票,都去那里等量换取。”
      已知道此事的上官仪说:
      “这样做,并不影响大家什么,只不过每年要付点管理费给朝廷。大家同样可以收取兑换金、借贷金等。还有很大的好处,朝廷可以帮忙大家的资金运送、看护,大家也不用担心,钱库的安全问题。”
      一番忽悠之下,大家终于认可李寿的提议。
      经过这次的补充,少了许多自建钱庄的人。
      即将是统计入股资金,大家还在盘算投多少,李寿放话:
      “我大唐目前有十道,除陇右道外,我会在这九道,招十八位商人出来,传授他们新的造纸术,每家我只抽一成利。这十八位商人,将会在这次的投资股东中选取。每道前两位,将会成为与我合作的造纸商。”
      大家呆住,许多人问过李寿,选造纸商的事,他没作答,居然以这种方式来选?
      董咏问:“殿下,何不放开区域,取前十八位商人?”
      一些人点头附合,李寿这样选,大家都没多少把握。
      但要是不分道,董咏这些人,有很大自信能选中。
      李寿也想过此事:“每道两家,能更快将便宜的纸张卖到各地,百姓也能更快获利。对纸商以后的运输、贩卖,也有很大好处。”
      李寿说完,一群人来到台下,一个老头说:
      “殿下此安排有些问题,其它商人做纸生意,未必有我等这些历来做纸生意的强。何不在我们纸商中选取?我们已统计过,这次来的纸商有四十七家,要是在我们中先,无论哪一家落选,我们都没怨言。”
      李寿暗自冷笑,这些纸商找过他,想从他手中买技术。并让他答应,不再另传它人,他想也没想拒绝。
      “大家不用急,只要用心,造出好纸并不难。钱庄的重要性,想必你们应该知道。为了大局,我只能这样选。现在还未尘埃落定,你们可以尽量争取。大家可以写出股金了。”
      李寿被这些纸商在心里又大骂一通,四十几个纸商直接离开现场。不少人惊讶,还以为他们罢工了。
      他们来到操场一角,刚才说话的老头说:
      “越王所造的纸,比我们现在的便宜了几倍。一旦落入他人之手,我等将再无生意可言。为了我等的家业,只有一个办法可行。”
      这个老头是大唐最大的造纸商,名叫黄进伦,淮南宣州人,是这些纸商的头。
      一个中年男问:“黄老,如何做?”
      “我们也来入股,”黄进伦自己倒不用担心,他有绝对实力。只是替这些同行出主意:
      “我用不着参预,你们凑在一起,买下至少八家名额,最好在不同的道。以后所有利,由你们自己均分。”
      李寿这个安排,将不少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入股现场,比想像的还要激烈。
      一些人登记一次,下去一番商量,又将自己的记录翻出来改正。
      下午,上官仪拿着登记好的投资帐本,惊喜念出:
      “我们钱庄的总投资、两千五百四十七万五千两。”

第两百零六章 钱庄投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