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六十一章 高句丽王子[2/2页]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坏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军。
      大家过完眼瘾,李明玉说:
      “我们快赶回无相寺,刚才只是五哥给了普静大师银子,我们还没给。”
      ……
      捐了三百两银子,李寿仿佛转运。
      在离开的前一天,他认识的高句丽商人崔正贤,带来一人拜访。
      “听说殿下明天要去京城,有一事想求殿下帮帮忙。”
      这两人,差点被众女赶出去。明天李寿就要离开,大家不想他做任何事。
      柳风铃一脸不悦:“相公奉命去京城,帮不了你们什么忙。”
      “就是,五哥去京城办正事,能帮你什么忙?”
      众女点头附合,七嘴八舌说了一通。崔正贤红着脸说:
      “大王一直和大唐交好,还归还了以前俘虏的唐人。现在大王和太子被渊盖苏文那奸贼害死,大唐素来仁义,新罗被攻尚且要管,不能不管这事啊?”
      大家不赶人了,李寿问:
      “崔先生的意思,让我们怎么管?”
      崔正贤带来的年青人说:
      “带兵讨伐,除掉所有奸贼。现在的高藏只是大王侄儿,得位不正。应让他退位,还位于大王一脉。”
      这声音,大家能听出恨意和悲愤。高阳好奇问:
      “你不会是荣留王的什么人吗?”
      “他是我高句丽二皇子、讳名高桓文。”
      一群人互望,许多人并不知道这身份有什么用。武媚娘大喜:
      “他真是高句丽二皇子?”
      高桓文从包裹中拿出一物,递给李寿。
      是一块金灿灿的令牌,李寿看不懂上面的字。
      柳风铃和翟青鸾脸色一红,她们也不认识。
      还好李丽质学过高句丽的文字,接过来一看:
      “这是高句丽郑王的官牌,上面有高桓文的名字。”
      基本证实,李寿一脸同情:“郑王殿下怎么来到这里?”
      高桓文很幸运,他老爹出事时,他在自己的封地。
      听到噩耗,高桓文还准备用他那两千人,去以卵击石。
      听人劝说,让两千人隐藏起来。他带着一些侍卫,逃到大唐来。
      找到和他关系不错的崔正贤,崔正贤以前来过都督府,那时李寿还未回来。
      他们知道李寿的份量,决定等李寿回来。只要摆平李寿,大唐出兵有望。
      故事说完,李寿更加同情。
      “大唐派兵去征讨高句丽,铲除奸臣、立郑王为帝。隋朝征高句丽,牺牲了那么多人。导致国力衰弱,才被灭亡。我大唐虽远强于隋,征高句丽也非易事。不知要牺牲多少人?你们认为,朝廷会同意?”
      两人呆住,崔正贤说:
      “要是大唐能帮此忙,高句丽上下一定感恩不尽,奉唐帝为天可汗。”
      武媚娘冷笑:“不知要牺牲多少人,只为了你们一句天可汗?崔先生也是做买卖的,哪里有这么好的买卖?”
      面对这群不谈仁义的家伙,崔正贤哑声了。高桓文问:
      “只要能达成此愿,殿下有什么条件,只管提出来。”
      李寿暂时没说条件:“听说高藏才十来岁,渊盖苏文明摆着,想挟天子令诸侯,培养自己的党羽。要不了多久,就会让高藏写下禅位诏书,兵不血刃当上高句丽大王。剩下的皇族,会被他斩尽杀绝。到时国没了,家也没了。”
      “逃到外面来的也不保险,”武媚娘接道:
      “以后渊盖苏文为大王,生米已煮成熟饭。他要是请求大唐,捉拿逃来大唐的叛臣。为了两国关系,只怕大唐会答应。”
      师徒俩一唱一合,说得两人脸色大变。崔正贤向李寿跪下:
      “还请殿下帮帮忙。”
      李寿没理会崔正贤:“郑王,我们可以出兵高句丽,处死一干奸臣,并保你高家万世无忧,只需你答应一事。”
      高桓文没听太懂,大喜:
      “什么事?”
      李寿说出他的目的:“你上奏我大唐,愿成为我大唐之臣。并献上高句丽,为我大唐国土。”

第二百六十一章 高句丽王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