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一十六章 百济国亡[2/2页]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坏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慈的伤口:
      “天可汗,你们为何要派兵去侵略我百济?”
      有些话,身为皇帝不好说。魏征站起来:
      “太子此话差矣!我们也不想开战。战前派出三次使臣,让百济停止攻打新罗。你们非但一次都没听进去,还变本加厉。事到如今,非我们之过,是你们咎由自取。”
      扶余义慈不爽了魏征一眼:
      “就算我们有错在先,现在我们已无力再攻新罗,你们的目的已达到。让你唐军撤出百济,还政于寡人。”
      这帮人都是些老狐狸,扶余义慈还未到,他们就想过这些话。
      房玄龄站接话:“有些东西,是应该归还。百济在汉末时期,就是我中原的领土。原属辽东带方郡。由东明朱蒙后裔仇台,在带方郡建国。几经波折,传于你扶余氏之手。现在我们收复失地,天经地义,何来还政之举?”
      扶余义慈一时无语了,李泰插嘴:
      “对你百济,我五弟已很仁慈了。无论是智取京城,还是和平解放落日城,都没杀人。百济王的死,只是个意外,我们深感遗憾。”
      李泰这些话,没人挑出毛病。扶余义慈听在耳朵里,他的毛病来了。
      “李寿卑鄙无耻,害我父王,威胁我百济官兵投降。他在百济打土豪、分田地,搞得百济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这些就是你唐国所谓的仁义?”
      李泰嘴角轻轻朝上一翘,暗自大爽。
      李寿现在虽没在京城,比在京城还要强势得多。
      就算现在李世民宣布,让李寿当太子,也不会有任何人感到惊讶。
      更悲哀的是,李泰几弟兄,竟没任何办法,对付李寿。
      有一点点机会,李泰也不想放过。
      为李寿说话的大有人在,唐俭说:
      “兵不厌诈,百济王在我军还未去时,就已病危,关越王何事?打土豪、分田地,为的是更多百姓着想,那些百姓哪会怨声载道?”
      扶余义慈说的话,许多人都不相信。
      打土豪分田地,为百姓报仇,送东西给他们,还怨声载道?
      李泰人焦急等着扶余义慈的又一次脏水,同来的汪万忠站出来:
      “殿下,奴才这次去百济,见识到许多事情。现在越王已不打土豪了,只分田地。百济百姓的确怨声载道,但都是扶余太子自己做出来的……”
      汪万忠将他的所见所闻说出,包括李寿搞的比武选将:
      “那些人是越王才抓的百济兵。全是青壮年,两万五千人啊!一个个士气高昂,不在我唐军之下。奴才问过好几个士兵,问他们恨不恨我大唐,恨不恨越王。他们说以前恨,现在已经不恨了。越王是真心为他们着想,他们现在已是大唐军人。”
      大家听痴,李承乾家里才出事,没在,李泰只好自己顶上:
      “汪公公,你所说可当真?才被抓的俘兵,一个个士气高昂?愿为我大唐军人?”
      不怪李泰,李世民自己也不敢相信,这事太离谱了。
      汪万忠跪下:“要不是亲自所见,奴才也不敢相信。后来奴才想到一些。田地是百姓的命根子,殿下给了他们活路。受他们的爱戴,这事并非不可能。大家获得新生,士气高昂也没什么奇怪。朝廷可派人去查,要是奴才说的有假,甘领欺君之罪。”
      汪万忠敢这样说,大半人已相信。又一个人站出来,为李寿说好话:
      “越王是好人,他没有半点亏待我们。那些将士,也的确很支持他打土豪、分田地。可惜他是个唐人,要是我百济人,我们何至于亡国?”
      这次没人再怀疑,说话的是真维娅。
      李世民激动得脸红脖子粗,有些话,他不便在这时候说出来:
      “有子如此,是我之幸,多谢太后肯说公道话。今封太后真维娅为明德太后,封扶余义慈为百济郡王。你们放心,朕绝不会亏待你们,也不会让其它人亏待你们。”
      真维娅拉了一把扶余义慈,扶余义慈没有僵持一会,一家人终于跪下:
      “多谢皇上。”

第三百一十六章 百济国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