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
柳风铃待在京城等李寿,和众女玩得十分尽兴。
她们上个月已将苏我远智娘送走,最近天气太冷,不是在家就是在皇宫。
这天早上,李明达跑来:
“嫂嫂,五哥派的人进入皇宫了。”
柳风铃和翟青鸾几女闻声而起:“来人说了些什么?”
李明达摇摇头:“暂时还不知,父皇将他叫到御书房了,看来又有什么大事。我们进宫,到时他一出来,我们就将他接到立政殿去。”
几女二话不说,一窝蜂又朝皇宫跑去。
现在的御书房也变了,左右安放着四个回风炉,就算不坐在炉子边,室内也温暖如春。
大家没有浪费火,李世民和十几个大臣,坐在火炉边谈事。
“这次讨伐高句丽,天赐和新罗谈好。新罗给我们提供所有军粮箭矢,另给我们三千战马、三十万两银。”
这些事并不重要,李寿没有第一时间送来。
众人听到这些高兴了,房玄龄说:
“皇上,可是越王殿下和新罗谈的条件?”
最高兴的是李世民,不但能减轻他们不少负担,更能体现李寿的能力:
“不错,天赐说:我们灭百济,也是帮了新罗大忙。现在讨伐高句丽,更是在救新罗,这忙不能再白帮。”
最近大唐最大的事,就是对高句丽的战争。
李寿将所有人的风头盖过,包括李泰。
李寿太过强势,李泰也已坐立不安。看了眼旁边的李承乾,对方没什么表示,他开口:
“这样做,减轻我们不少负担。只是会不会伤害我们和新罗之间的感情?”
“魏王殿下说得是,”礼部尚书王绍理接道:
“为了一些财物,损害与邦国之间的关系,有些得不偿失。其实可以只要军粮箭矢这些,其它东西不多,也没必要。”
这话还算温和,李世民听了很不高兴。不好拿王绍理出气,瞪着李泰:
“你懂什么?天赐说得不错。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些你们好好向天赐学学,别整天空谈空想。”
李泰在心里骂了句,表面十分受教:
“父皇说得是,儿臣定好好向五弟学习。”
这下王绍理的老脸也挂不住,没再接话。李世民说:
“还有两个好消息,天赐已和高句丽交战,在大通城附近,两次大胜高句丽,俘杀敌军两万余人,他们仅损失一千几百人。”
满坐皆惊,魏征说:
“损失如此低,莫非越王又用计获胜?”
李世民哈哈大笑,将他才听到的消息说出:
“让朕最高兴的非这样的大胜,主将殷英,扶泽余等十九人,投降十五人。现在那些人,正在劝说俘虏的七千多个高句丽兵。”
李承乾兄弟俩也听得目瞪口呆,妒火中烧。
待李世民将高桓文的事说出,李靖叹声说:
“打胜仗容易,征服人心难。越王殿下用高桓文,是一步极妙的棋。想来要不了多久,高句丽就会变成第二个百济。”
这也是李世民最满意的事,李寿的表现,早就超过他对继承人的预期。
李世民现在甚至不想让李寿在新罗,他怕李寿受到伤害:
“朕想将天赐召回来。”
众人又是一呆,魏征猜到李世民的想法:
“越王殿下在前方,也是一种磨练。皇上现在召他回来,不但对前方战事有很大影响,对他也没有好处。”
“魏相说得是,”长孙无忌也劝道:
“满朝文武,没人能代替越王殿下领军。现在将他召回来,只怕现在的战果,会付之东流。”
这些事,在从政殿的柳风铃等女,已通过一个年青侍卫说出。
众女高兴自是不提,柳风铃实在忍不住:
“再是这样打胜仗,也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母后,我们开春后,想去新罗看看。”
“我们送嫂嫂去。”
第三百三十六章 长安的变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