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六十七章 越城而攻[2/2页]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坏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进城的是一些新军将士,都是挑的好手。
      没过多久,被活捉的姜岁让手下受俘,城门打开。
      ……
      唐军现在攻占的城池,暂时都不会打开城门。
      四城门仍紧闭,一队队将士,来到大街小巷。除安民,还有搜索可能藏起来的官兵。
      这些事,已形成一种制度。不用主帅安排,自有人会去做。
      薛礼来到主营,没过一会,姜岁被押到。
      跟着李寿,薛礼早已知道,活人的作用,远大于死人。
      城中的两千高军,被他们活捉了一千二百多人。
      “姜将军,如今高句丽许多官兵,都已愿投我大唐。将军若是相投,不但前罪尽去,还能保留官位。”
      姜岁暂时没被糖衣炮弹打垮:
      “我乃高句丽之人,高句丽之将,岂能降侵犯我高句丽的敌国?”
      这番话说得薛礼暗自佩服:
      “将军若是不投,要服十年的劳改之刑。这十年,不得与家人团聚,还要干不少苦力活,十年后,只怕将军已?”
      姜岁一脸怒火:“你们刚才不是说,只要我劝那些士兵放下武器。在战事结束后,就会放了我?”
      薛礼的佩服没了,这事他不知道,可能有人给姜岁表过态:
      “将军误会了,我们对待俘虏,分三种待遇:一种是战前受俘之人,可在战事结束后得到释放,还能发放路费遣送回家。第二种是战后才愿放下武器的,这种一般要服十年刑。第三种是强制被俘,这种顽固分子的刑期,远不止十年。”
      李寿在俘虏问题上,已有明确制度。这些东西以前从来没人搞过,听得姜岁双眼发呆。
      薛礼劝道:“投我大唐之人太多,不说将,只是兵就有几万。渊盖苏文做的那些事,已传遍天下。他们投过来,不会有人说他们的不是,为君主报仇,以后还会落个好的名声。将军是个聪明人,应当能想到。”
      姜岁再次被惊呆:“有几万兵投你们?”
      “若我说假,当万箭穿心而亡。”
      薛礼不怕发这样的誓,将那些人投的过程,添些油加些醋说出。
      费了半天时间,终于将姜岁说反:
      “姜岁愿投大唐。”
      “将军快快请起,”薛礼松了口气。他如此大力气劝降姜岁,还有一件要事:
      “听说卑沙城的军粮已不多,他们有没有带信,运军粮去卑沙城?”
      姜岁点点头:“就在这几天,有一批军粮要运到这里来。”
      ……
      高桓文在四城楼喊了一通,已得到证实,城楼上的高军,已将耳朵堵住。
      没办法,只好找到李寿。
      此时已是天黑,李寿暂时没再折腾高桓文:
      “今日就算了,交给那些弟兄轮流喊话,郑王明天再去劝说。”
      几人很懵,王修理怕李寿没听清楚:
      “他们将耳朵都堵住了,还喊什么喊?”
      “劝说只是我们的目的之一,”李寿将他的计划说出,高桓文恍然道:
      “这计策好,明天我们再去喊。”
      第二天一早,高桓文的战斗又恢复满贯,从东城开始劝说:
      “看在一国同胞的份上,我已劝通越王殿下,他可以再给你们两天时间。若是两天后再不降,他就开始攻城,到时、想降也晚矣!”
      东城楼的的众将听得火冒三丈,廉广骂道:
      “这个该死的叛徒,居然劝李寿再等两天。这可如何是好,两天后,我们的粮草只够六七天之用。玄菟那边的粮草一时不可能运来,到时我们吃什么?”
      大家都急,安北疆并不急:
      “再等两天也不要紧,一旦他们攻城,时时都有人员伤亡。”
      有些话安北疆没说,大家能听懂。
      到时吃饭的人越来越少,对他们没多大的影响。
      怀长青很担心:“万一他们知道我们粮食短缺怎么办?”
      这事有可能,毕竟他们被抓的人和出的叛徒都不少。安北疆说:
      “这更不要紧,他们要是两天后再不攻城,我们就出去和他们拼了。”
      全呆住,更不要紧的意思大家也懂,出去拼死的人更多,吃饭的更少。
      事到如今,大家也没更好的办法。
      守城怎么也比打野战好,现在出去,谁也不甘心。
      从城南跑来一个年青将领:“将领,唐军在修路。”

第三百六十七章 越城而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