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嘴里喷出。
“暂停,我们败了。”
韩中原正要乘胜追击,老妇的声音传来。还好他母亲是高句丽人,他没有落井下石。
三小的高兴自不用说,李寿没再耽搁时间:
“给你们一些时间,将东西收拾好。”
……
昔知客仅挣扎两天,做出一个颇为艰难的决定。
高府大厅,只有昔知客和高舍斋、柳元正三人。
昔知客拿出两封信,递给高舍斋。高舍斋看完大惊:
“知客,贵方落到李寿手里了?”
昔知客悲愤说:“李寿这个小人,以贵方为要挟。我岂会背叛大王?陷自己于不义?”
“知客如此待寡人,真乃寡人手足也!”
这事李寿已派人来,给柳元正说过。
柳元正已打定主意,要配合李寿。没有了犹豫,演技也提高不少。
“这可如何是好?只怕李寿不会放过大公子。”
“无论他会不会放过,我都不会背叛大王。”
这就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好处。要是昔知客像渊盖苏文那样,将几个儿子全放在一起?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臣有一计,若能成功。不但我们的危险能解除,还能匡扶我高句丽、收复所有扶地。”
如此大的口气,高舍斋打了个哆嗦:
“知客有何妙计?”
昔知客这两天不止在挣扎,还在算计
“我们依李寿之计,假意挟持住大王,但不能让所有人顺从。以柳将军为首之人,不答应投降唐军,并要求释放大王。拿些人同意,并占领一面的城门,放唐军进来。待唐军进入我们包围圈,我们突然反击?”
高舍斋双眼大亮:“妙,太妙了。只是万一李寿不进来,我们岂不是逮不到他?”
“他不进来也不要紧,”昔知客早就想过:
“他们的主力已进来,一旦将他们的主力留下,他又能逃到哪里去?到时我军不顾一切,也要将他留下,只是这事还得大王配合。”
高舍斋的胆子虽不大,如此好的机会,他没有放过:
“别说只是做做戏,就算真挟持,只要能胜李寿,寡人也愿意。只是这样一来,贵方他们?”
昔知客双眼有些湿润:“贵方能为大王尽忠,他一定愿意。”
……
阴沉沉的天空,仿佛也要为某些人哭泣。
李寿要保证粮道,一路上的城池也要留些兵马。
带着四万三千人,兵临镇南城。
城楼上很正常,挤满了高军。
高舍斋和昔知客站在城楼中间,柳元正仿佛被他们排挤,站的位置隔了他们七八个人。
这次李明达终于不用拿刀了,李寿给她找了把带鞘的宝剑。
拿着宝剑,兴冲冲跟着李寿,到来离城楼百多米外停下。
李寿已得到昔知客回复,对方说尽量找机会完成任务。
为了配合昔知客演戏,李寿开喊:
“高舍斋,你身为镇南王,竟然私自谋国,自立为大王,该当何罪?”
高舍斋也很配合,往昔知客那边凑了凑:
“李寿,我既为镇南王,自当为匡扶我高句丽而努力。现在我高氏中人,不少落入你之手。我在镇南城号召大家,反唐复国,有何不可?”
李寿有点心急,见昔知客还不动手,只好又忽悠:
“连你们大王高藏和郑王高桓文都已降,玉玺也交了,你还复什么国?高舍斋,只要你愿归顺,我上奏父皇,封你为侯,一生衣食无忧。”
高舍斋一阵怒笑,李寿这话侮辱性很强。
侯爷听起来好听,大唐的爵位有十二个,侯爷只排第九。
高舍斋已迫不急待,向旁边的昔知客递了个眼色:
“李寿小儿,有本事你只管来攻,我定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李明达一听高舍斋骂李寿,正要骂回去,在高舍斋旁边的昔知客终于动了。
昔知客拿着一把匕首,十分轻松架到高舍斋伸直的颈上:
“大家都不要动,听我说。”
第四百四十一章 城楼计中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