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七十章 太原后家[2/2页]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坏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建、先师的庙?”
      柳方堂不说了,柳风铃说:
      “这事我知道,娘带信来说,她梦到恩师抱着一个婴儿从来而降。”
      李寿无语,他的丈母娘想外孙想疯了,要建庙来替他们求子?
      柳风铃的三婆说:“这可是好兆头啊!人和东西我们都已准备好,就是为了争在哪里建庙,他们迟迟不动工。你们来正好,你们说在哪里建,我们就在哪里建。”
      “我们也尽份心,”带欣也怕了,柳风铃和翟青鸾一直没怀上,她也要向神求子。
      “由我们给恩师塑金身吧。”
      “就建在这里吧!随便建个就可以了,他老人家不喜欢奢侈。”
      李寿拍板决定后,剩下的用不着他,大家七嘴八舌说了一通。
      由一个叫柳明的壮年男,见李寿对师父的庙不感兴趣,将话题岔开。
      “明年朝廷将举行最大规模的科举,还要为高句丽、百济选拔人才。听说只要不是太差的,都能上榜。但差些的,只能去高句丽那边为官。现在大家都在拼命学那边的语言,想明年高中。”
      这事李寿还未听房玄龄说,估计是才决定的。
      “朝廷打算如何考?”
      柳明也是其中一个在努力之人,知道不少:
      “听说要分成两批,一批专为高句丽、百济选拔人才。只是考点就要设几个,在百济、高句丽和大唐都要设。预试过关后,由朝廷负责,将过关的学子送到京城京试,最后再殿试。另一批,不用考高句丽那边的语言。”
      李寿打下那么多地盘,朝廷也急了,明年的科举,绝对是盛况空前。
      “想去那边为官,的确要懂那边的语言才行。听说朝廷在科举改革,明年的考试,应该会有所变化吧?”
      柳明点点头:“大唐这边,四书五经只占五成。管理方面占三成,算数、农业、商业等皆有所涉及。高句丽那边,四书五经只占三成,其余的占了不少。”
      李寿还算满意,这些事他给朝廷提过建议。
      照这样录取的人才,一定比儒家的书呆子更有用。
      没聊一会,几个男女,领着三个小男孩到来。
      辈份最高的柳方堂,指着左边一个胖胖的的小男孩:
      “这是我曾孙柳千宇,今年六岁,已能背诵殿下写的百家姓,识字上千。这是你四公家的曾孙柳千国,你大伯家的孙子柳放文。他们都很不错,是我柳氏一族的希望。”
      李寿考三个小孩一些简单的东西,三小没给柳家丢脸,一阵大夸。
      自家的人,柳风铃夸得更利害,柳家人大爽。柳方堂说:
      “狄家那小子狄仁杰,已做了晋王的陪读。晋王让他来这里,他还不愿意,要留在宫里学习。现在殿下回来了,我们也想将千宇他们交给你,也不要求其它,只要能像狄仁杰那样,留在宫里学习即可。”
      李寿虽有些头痛,人家如此相待,自然想求些好处,这很正常。
      “我可以将他们带到京城,暂时在国子监学习。至于宫里?孔大人那脾气,我也难说服他。还得他们自己努力,要是能通过孔大人考验,一定能在宫里学习。”
      宫里不是谁都能进的,教他们的全是大臣大儒,各方面远在国子监之上。
      所以狄仁杰宁可待在宫里学习,也不愿在李治身边浪费青春。
      已经够意思了,柳家人还算满意。
      “如此,殿下费心了。”
      柳风铃的弟弟柳安还在宫里学习,那是特招生,可能是孔颖达最差的弟子。
      怕大家有想法,柳风铃说:
      “千宇他们去,就住在我府上,平时我们也会教他们一些东西。”
      柳家人终于满意,柳方堂连连称谢:
      “要是有殿下教教他们,不进宫也没什么。”
      李寿在这里找了不少麻烦,李明达几小在街上,正想着给他解决一个大麻烦。

第四百七十章 太原后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