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百工堂的人,谁知道所有内幕?”
杜勋看了李寿一眼,经常给李寿做那些事,知道他在想什么:
“严万平不用说,他们的掌房欧阳静一定知道,副盟主刘宏达也有可能知道。另听王旭说起一人,那人姓翟,蒙着脸,看起来很神秘,王旭也只见过几次。表面上,严万平也对他很尊敬,但背地里十分不喜他,他可能也知道内幕。”
“姓翟?”李寿以为对方是李承乾的联系人,兴趣比严万平还大:
“他住在什么地方?”
“应该住在洛阳城,此人好色,左右常有美女相陪。那人在百工商盟也蒙着面,绝非百工商盟之人。”
搞得如此神秘,一定比严万平知道的还多,李寿说:
“多打听此人,但要注意,万不能打草惊蛇。另派人,监视李承乾那几个得力手下。现在我回来了,他们想必来往会更频繁吧!”
……
东宫,李承乾一个人坐在大殿中,看着空荡荡的大殿,脸上演绎着悲愁苦恨。
“殿下,范大人来了。”
李承乾从沉思中被唤醒,长长出了口气:
“让他进来。”
杜荷带着一个中年文官,来到李承乾面前:
“下官范原,拜见太子殿下。”
这个中年文官,李寿也认识,是他曾办过的襄阳刺史。
李承乾挥了挥手:“东西可曾带来?”
“带来了,”范原看起来很紧张:
“盔甲一千副、盾牌一千、刀枪一万,全是按禁军的配置打造。全在城外,东西太多,没敢带进来。”
李承乾无喜无忧:“将那些东西,全带到洛阳去,发给他们。快过年了,将他们全集中起来,最后操练两天,分批来长安听命。”
“殿下,那些人真的可靠吗?”范原愁着脸问:
“那么多人,一旦有人出卖,我们全完了。就算不出卖,只凭他们?”
杜荷的脸色好看不少,带着几分坚定:
“他们没机会出卖,一旦集中起来,他们没人能单独离开,直到事情结束。你放心,那些人不过是最后出来干些杂活,做大事,用不着他们。”
李承乾目送范原离开:“将陈国公请来。”
……
李寿带来那么多人,大唐君臣都在忙碌。
天还未亮,李寿又来到朝殿。
等了半天,才有机会将制作元戎弩的事说出。李世民大喜:
“手箭是近战之王,如果能有远程的弩箭辅助,我军无忧矣。这事让翟爱卿他们多多辛苦,早日造出射程不输弓箭的弩。”
在朝不少人都可称为军事家,大家当然知道远程武器的优点,不用李寿多费口舌,李寿招三人上殿。
“我们在广州那边,研制了一种布料,用一些树浆等物制成。成品虽要花大半年的时间,但此物耐用,不在普通盔甲之下。可防水,忌火。普通弓箭兵,在二十米外,就算能破防,也很难伤到人。在十米以内直射,也很难致命。”
大家的兴趣,瞬间被提到顶点,全看向翟万刚。
进来的三个翟家人,只有翟万刚穿着一套暗绿色衣服。
衣服的样式有些怪异,上面是一套齐腕紧身衫,高领,将脖子也挡住。
下面是后世那种长裤,虽稍有点大,比起以前的样式,更方便和节省布料。
腰上还有一条皮带,这种皮带,正是狄仁杰以前设计的那款。
目前仅在一些官贵子弟中流行,许多人还不知道。
脚上是一双暗绿色的长靴,长靴有别于现在西北方那些人的皮靴。
靴子同样是新式布料制成,下面还有一层用木屑等压磨好的硬底。
前方大头,中间系着一条黑色鞋带,直到靴的上面。
霸气感和美感十足,整套服装都非常新颖,将大家深深吸引住。
李寿备有存货,发出几十套给大家欣赏。
李佑最感兴趣,又摸又看了一会,将衣服和鞋穿上:
“虽比普通布料硬得多,比起盔甲要好太多。感觉这东西也并不重,对身手没多大的影响。特别是这双鞋,穿上能达到健步如飞的效果。就算在丛林中,再也不用怕那些尖刺棱石了。”
第四百七十八章 新弩新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