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准备就绪,柳文和刘肆也走了过来,柳文看着篮子里的东西,“这都是带县城去的?”
柳夕月轻轻点头,“那可不,全是我亲手做的。”
柳文见她一脸骄傲的样子,“那爹要开心坏了,宝贝女儿亲自下厨。”
张兰对着儿子埋怨着,“你就不要打趣妹妹了,早点出发,坐船也要好些时辰呢!”
柳文听完,拿起竹篮,带着妹妹和刘肆准备走去隔壁李家村的青川河渡口。
三人带着斗笠到了渡口,严格来说也不算是真正的渡口,只不过是渔民们为了方便去县城而合力搭建的简陋码头。
他们站在渡口张望,刚好有一艘渔船要到县城去,柳文给了船家六个铜钱顺利上船,掌船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子,很是热情的招呼他们。
船上放了两个桶,大桶里放着草鱼、鲫鱼、还有一些小虾米,边上的小桶里有螺丝和河蚌。
这些鱼儿在桶里游着,时不时摇摆下鱼尾,溅的船板上都是水珠。
河面上烟雾缭绕,河水清澈见底,两面青山在水汽之中若隐若现,看不真切;太阳从东边缓缓升起,照射在水面上,泛起波光粼粼。
柳夕月和刘肆一起坐在船头,一路上就在柳文和船家丁山的谈笑声中渡过。
渔船在水上荡了一个多时辰,河面上也渐渐热闹起来,有相熟的渔民不断和船家含笑问好穿梭而过,隐隐传来嘈杂的叫卖声。
柳夕月站在船头眺望着远处,那里停了很多船舶,有不少的搬运工在来回装卸着货物。
三人下了船,告别丁山,“妹妹,县城我也没来过,不太熟悉,我们去问问人吧!”
清源县很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纵横交错,显得热闹非凡。
三人边打听边往西市走,远远看见一处很简易的大棚子,旁边是正卖力干活的九家村村民。
柳夕月的目光在人群中搜索着柳大三人,忽然兴奋地抬手指着一处,“哥,快看,在那里。”
柳文顺着柳夕月手指的方向望过去,那穿着一身灰布衣衫,正埋头苦干的可不就是自家亲爹柳大,边上还跟着二叔、三叔,正前方是堂伯柳石和柳海。
他们也没有立马上前,而是找了一处阴凉的地方站着,等候他们到点吃饭休息的时间。
当听见官差喊收工吃饭时,柳文才提步快速朝柳大的方向跑去。
不知道柳文和柳大三兄弟说了些什么,就见他们扭头朝这边望过来,柳大转身将手里的东西交给柳林,朝柳夕月和刘肆走过来。
柳夕月看到柳大走过来,甜甜的声音响起,“爹,您辛苦了”,然后见他一头的汗,拿着帕子递过去,“快擦擦汗。”
柳大没有接,抬手用衣袖抹了把脸,“你过来干嘛,这么远出事了怎么办?让你哥来一趟就好。”
柳夕月无奈,“我想爹啦,来看看您”,接着再次开口,“爹,你们把饭领过来,我们带了很多菜,还有两位堂伯一起。”
柳大听着闺女说想自己了,笑的合不拢嘴,“嗳,好嘞。”
不一会,柳家五兄弟端着各自的饭食过来,柳石开口,
第21章 送吃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