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是高明,她也有两个儿子,若是这毛病传染给她儿子,那就完犊子
想到这里,她狠狠地推了一把张二郎。
“小二子,我有个不好的猜想”
陶真真紧张地盯着张二郎,说道:“公公那毛病如果会传染,那我们的两个娃会不会……”
“别胡思乱想”张二郎皱着眉道:“我这不就挺正常的么,再说了大哥跟三郎也没这毛病,这肯定不会传染的”
看张二郎这满不在意的样子,陶真真就忍不住发飙:“你特么是大夫吗?你说没事就没事,这我不管,哪怕只有一丁点可能性,我是不会再让两娃回来的”
“先别想这么远,现在爹娘都被带走了,我们先想办法把人捞出来”张二郎无力地说道
陶真真笑了笑:“柳娘子,二姨娘,那可是两条人命,杀人可不得偿命吗?”
顿时,张二郎惊住了,她这是想看着爹娘去死
杀人偿命,陶真真确实动了念头,但也不能因此跟丈夫关系疏远了
继而说道:“应当是从张酒进去那天起,娘亲就收到消息开始打点了,虽然当时我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毕竟我也是张家的人,就让我爹去官道上打听一二,你可知是谁要查此事吗?”
张二郎满脸疑惑
陶真真才低声道:“知府那边亲自抓的人,你说一个小小的知县他敢乱动吗?”
“那我们找关系去知府那边打点打点……”张二郎还是挣扎道
陶真真靠在张二郎肩膀,柔声道:“相公,如果撒点银子爹娘就能出来,那陶家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救出爹娘的,但是,你知道为什么知府那边时隔六年之后突然要查这个案子吗?爹娘到底有没有做什么事情是你不知道的?如果牵扯进来我们一家四口还能不能全身而退?”
说到最后,她才轻笑着捏了捏张二郎僵硬的脸道:“此事万不可冲动,若只有你我二人也就罢了,为人父母总得为子女考虑”
“那我们就什么也不做吗?”张二郎虚弱地问道
什么都不做?那肯定不行,哪怕父母犯了滔天大罪,作为子孙之辈,若是无动于衷那必定是会受天下人口诛笔伐的,她的两个孩子还有夫君以后的科举之路,不能在这里埋下隐患。
“父母受罪,为人子女,怎能袖手旁观”陶真真站起身来说道:“走吧,把家中钱财全带上,先去县城衙门”
听到陶真真有动作了,张二郎终于明朗起来,但还是问道:“现在不是知府在查吗?知县那边怕是没什么用处”
“知县那边不管用处大不大,毕竟事情是他在办,现在情况还不明了,先去那边总比贸贸然去大官面前送人头要强”
陶真真一边走一边跟他分析道
听到要送人头,张二郎突然感到脖子凉飕飕的,赶忙点头
张家的杂役把车赶到门口,张二郎与陶真真坐上马车直往县城的方向
衙役上门,尽管只是把人带走,但在乡下人看来就已经很严重了,自然也在整个车轮村沸腾了,沈家几乎在沈天天的加持下第一个听到了这个消息。
前几天,沈氏接到沈寻的口信,让她千万不要应了媒婆说的那门亲,事情很严重切莫当玩笑,收到消息的她自然放在心上
二妞从小到大都是有什么说什么,这次她把话说得这么严重想必是听到了什么消息,沈氏自然是不会再去理会媒婆,但她担心的是,二妞到底在县城里干嘛,她托人给二妞传口信,让她速速回家,结果第二天,张家人就被官差给带走了。
这事一出,她更担心在县城的二妞
沈氏还没出门,黄大婶就找了上门,一开口就问道:“张家那事你知道了吗?”
没等沈氏回答,黄大婶就自顾自地说了起来:“那家人我是见过的,可不像什么会犯事的人家,全家人一个个可都气派了,就连那个丑二媳妇,一看就知道跟咱们乡下人不一样,唉,你家三娃上哪去了”
沈氏很头痛,三娃子嘴碎,黄大婶也嘴碎,天天在大树下唠嗑,真是气人
“三娃不在家,许是去了狗蛋家”沈氏敷衍道
黄大婶也不在意,她还要去大树下听听别人的说法,说完就走了
这边刚走没多久,村长媳妇又过来了,也不寒暄,开口就问:“张三郎跟你们大妞的亲事,定下了吗?”
村长媳妇可能没有恶意,但沈氏这会儿是真不愉快,张家出了这事,谁都想撇清关系,结亲那事本来也没几个人知道,你当做不知道就成了,犯得着上门来问吗?
但还是解释道:“人家是书香门第的,我们家乡下人哪里配得上,早就退掉了,两家的关系八竿子打不着,这事你知道就行,可千万别在外面说了,不然会影响到大妞的亲事”
村长媳妇连连点头,她本来也只是好奇而已,犯不着干那损人不利己的事。
两人闲聊了几句,村长媳妇还想问沈氏知不知道张家被带走的原因,但一看沈氏的脸色就赶紧借口回家了。
这边等人一走,沈氏就上老王头家里去了。
原本老王头没事也不会去县城,不过这次要去县城的人有点多,他觉得这笔生意可以做,虽然乡下人没几个钱,但耐不住以量取胜,而且来回两趟都满满当当,不用跑空车,完全可行。
沈氏到老王头家的时候,是老王头媳妇招呼的,老王头此时正在给大水牛喂料
沈氏赶到牛棚问道:“老王,你什么时候再去县城?去镇上也行”
老王头拍了拍手道:“明天去县城,早上车轮树下等着吧”
车轮村的牛村长,怕误事,想着先把老王头的牛车定下来,至于哪几个人一起去,暂时还没定下来,这得看大伙自个的意愿,愿意去的去,不愿意去的也不勉强。
老王头没解释,沈氏也不知道,想着赶上趟了,还挺高兴的。
当天晚上,村里打算去的人还挺多的,但也就挑了几个壮汉,明早出发。
虽然平日里张家与村里人往来不多,但毕竟是车轮村的人,没有坐视不理的道理
但凡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村里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的
沈氏跟几人不是一路,她是去县城逮闺女的
第17章 家丑.陶真真.母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