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老三一家赶紧出去。
      经过一番商量,老大家和老二家都同意了赵老三的要求。
      当天,赵老三让妻子和女儿先回屋补觉,自己则拿着砍刀出了门。
      晒场边有一座简易的茅草棚。
      原来赵家曾经种了一地的西瓜,西瓜成熟时,三兄弟就轮流在草棚里睡觉看守。
      可他们实在不是经商的料,卖西瓜根本没挣到什么钱。
      后来干脆就不种了,可那草棚却留了下来。
      赵老三砍了木桩和树枝,把草棚加固,暂时能够勉强住人。
      在赵家,他一刻也住不下去。
      赵老三打算着,以后慢慢多修几间屋子,这样女儿们就再也不用挤在一起了。
      正忙活着,百合的班主任李老师找了过来:“赵老三,你家百合今天咋没来事上课?”
      赵老三很窘迫,不知该怎么向老师解释这两天发生的事情。
      九十年代的农村,肯花钱送女儿念书的家庭不多。
      一个班里男孩多女孩少。
      小学倒还好,一旦到了中学女孩们就一个个辍学,在家帮父母干农活去了。
      知道赵家穷,李老师生怕赵老三也让百合辍学。
      “赵老三,你知不知道。我教书二十多年,你家百合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学生。不管怎么说,你千万不能不让她念书啊!”
      赵老三是个粗人,面对孩子老师有些紧张:“李老师,今天家里有点事,所以百合才没去上学。”
      李老师看着汗流浃背的赵老三,问道:“这都傍晚了,你这是在干啥?”
      赵老三低着头:“盖房子。”
      李老师上下打量茅草棚,心里堵得慌:“你是说你们以后要住这里边。”
      赵老三道:“孩子们跟着我吃苦了。”
      原生家庭谁也没办法,李老师尽管同情但也无能为力。
      他从兜里掏出仅有的三十块钱,塞到赵老三手里:“你拿着给孩子买点好吃的。以后百合的学费我来出,不管发生什么事,她都必须来上学。”
      赵老三推让着:“李老师,这怎么好意思。”
      李老师紧紧按住赵老三的手:“你家百合是个难得的好苗子,千万不能浪费了。我听说了,你老婆又生了一个女儿。百合聪明懂事,将来你们肯定能享百合的福!”
      想起母亲、哥哥嫂嫂,那些所谓的亲人,赵老三鼻子有些酸:“李老师,谢谢你!”
      “好了,我得回去了,赶紧叫百合回学校上课!”
      赵老三道:“一定一定!百合明天就来!”
      得了准信,李老师才放心离去。
      第二天一早,百合不肯去上学,说要帮忙搬新家。
      得了李老师的叮嘱,赵老三说什么也不肯,硬是把女儿送到了村口。
      杏花作为老大则留下来给父母帮忙。
      搬东西时,大哥大嫂、二哥二嫂热心来帮忙。
      田红梅知道他们其实是看着他们有没有多搬东西出去。
      除了衣裳和被褥,还有几副碗筷,田红梅就连家中一个腌菜缸都没拿。
      憋屈的日子过久了,离开时她不想吵架要走得腰板直一点。

第8章 分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