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昂贵的一圆肥皂(用皂角混合香料草药的圆球)。而且这肥皂的品相,也很有特色,越是美观稀奇,蕴含的商机越大。
她急忙去泡了一壶热茶,取了两个茶杯,倒满茶水笑道:“小哥,你怎么称呼啊!”
“我叫胡蹇。”胡蹇很有礼貌地回答道,端起那杯清茶嗅了嗅,赞道:“好香的花茶!”
这是产于江南的茉莉花茶,胡蹇前世从小就熟悉,五元一包的普通绿茶。他小口地品尝着,明代纯天然的茉莉花茶,茶香气果然堪比后世炒作得上千元一斤的茉莉花茶。
“好茶!”胡蹇不忘记夸奖美丽的老板娘:“冲茶的手法和水温,掌握得恰到好处。”
漂亮的老板娘有些诧异,这位连棉衣都穿不起得小鬼,谈吐举止得体,见识不凡,难道是富贵人家的落魄公子。
老板娘笑道:“小哥过奖了,毕竟奴家是靠这本事讨生活的。”
胡蹇赞叹道:“老板娘,能在这商贸繁华的运河码头,经营茶肆一展风华,聚四海商客精英,着实让人佩服。”
老板娘爽快地笑道:“小哥文绉绉的夸人,让奴家有些不好意思。奴家姓李,闺名美娘,夫婿早亡,为了一双儿女,不得已抛头露面。”
李美娘,胡蹇赞道:“老板娘你的确不愧这个美字!”
呵呵!李美娘笑道:“小哥,年纪不大却也这般贫嘴,戏弄人家!”
胡蹇见闲话说得差不多了,直接开口问道:“老板娘,你看我这肥皂如何啊!”
李美娘答道:“是个新奇的好东西!奴家有预感,这东西如果能量产的话,会取代传统的皂角!”
胡蹇很是赞赏她的眼光,说道:“老板娘可有意?”
“当然有意!”李美娘问道:“只是不知道价钱多少?利钱几分?”
胡蹇答道:“我的肥皂生意才起步,不瞒老板娘你说,你是我谈的第一位客户。”
“客户?”李美娘颇为不解这新颖的词汇。
“哦!就是合作关系的客人!”胡蹇急忙解释道:“老板娘,我这肥皂效果比皂角强得多,大小堪比皂角一倍有余。皂角市价十文,我定价十五文,你看如何啊!”
李美娘思考算计,这东西自己卖几文合适。
胡蹇却建议地说道:“我觉得你的定价不能少于三十文!”
看着疑惑的李美娘,胡家分析道:“这肥皂的销售给小富之家,或是官商大户人家,下人伙房的奴仆使用。洗衣服或是擦洗器具,当然还用于洗漱。”
“肥皂一块三十文,堪比三个皂角。而且洗涤的效果优于皂角,老板娘你说,不多花钱享受更好的效果作用,你自己觉得他们的选择是什么?是皂角呢?还是肥皂?”
李美娘彻底心动了,是啊,那肯定是肥皂啊。而且人对新生事物的好奇感,也会驱动勾起购买欲望!
李美娘当机立断,问道:“胡小哥,你带来多少货!”
胡蹇打开包裹说道:“一共还有73块!”
李美娘毫不迟疑地说道:“小哥,那我全要了!”李美娘起身取了一两银子加上一百枚铜钱,说道:“小哥,多给你五文,把这块样品也给我吧!”
“好!”胡蹇高兴地答应。两人钱货两清,胡蹇终于成功做成,穿越大明的第一笔生意。
李美娘担忧地嘱咐道:“小哥,你卖给客人,可千万不要低于三十文啊!”
“放心!”胡蹇答道:“我不会砸了自己的招牌的。老板娘,你能否帮我联系些散户客商,两天后,我还有二百块肥皂出手。我们定价二十文批发给他们,差价五文钱算你的茶点钱!”
李美娘点头答应:“三日后天下午,小哥你来这里。我帮你约几位客商。不过按规矩,我只抽一厘的茶点钱!”
胡蹇这才想起那位陕西的客商,五百两的生意,打赏了五两银子。原来这茶楼还有这规矩,想来那些直隶本地的客商,都是这位李美娘联系的。
看来自己费力让李美娘帮助自己推销肥皂,真是找对了人了。有了这位人脉能力强的销售经理,自己暂时可以投入生产方面去,把自己的肥皂作坊先建设好。
李美娘心里颇为高兴,胡小哥说两日后有两百块肥皂,看来他每天能生产一百块肥皂。看来这肥皂的生意,能让自己小赚一笔呢。
并不经常会有陕西客商,那么大笔的生意。要是常有的话,老娘早去兑个茶楼去了,谁在这风吹雨淋赚个十文八文的茶水钱
第6章 茶肆的李美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