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章 李美娘入瓮[2/2页]

大明军户蹇驴儿 江南红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娘子,凭咱们的交情,自然没有问题。河间府今年契约量五千块,李娘子可以按需求量,随时来取货!”
      李美娘喜笑颜开,立刻写下契约双方签字画押,然后留下四两银子,取走二百块古月松香皂。
      当晚肥皂加工完毕时候,胡蹇发现库房地布局很不合理,而且随着肥皂的日渐增多,显然一间库房根本不够用。
      次日清晨,全家人急忙把西厢的库房清理出来,原来堆放的粮食杂物,都分置各房存放。胡家父子在两间空房内,合理按照模具大小,加上一排排的木架。然后按一百块一箱的标准,制作透气的薄板木箱,把冷却固化的古月松香皂,装入木箱内。
      胡家肥皂作坊,步上了正轨。
      十日后胡家一共生产了6800块松香皂,李美娘两次取货500块,还余6300块。
      全家六口人脸色煞白,昼伏夜出一天只睡三个时辰,铁汉也会坚持不住的。如果再这样下去,二叔的眼睛非得瞎了不可?好在已经有了60块模具,二叔可以好好歇歇。老爹老娘身体也开始吃不消了,至于大哥,嘿嘿,偷奸耍滑天天叫苦!童养媳的大嫂杨山杏,前几日兴奋得像只小家雀,这几天耷拉着小脑袋,累得连个屁都没有!
      胡蹇慎重地思考着,看来日加工800块肥皂,六个时辰工作制是合理的。不然自己真成了周扒皮,万恶的资本家了!
      “还有三天就过年了!”杨山杏低声的提醒道。
      哦!要过年了!居然还有三天,就是春节除夕。也不能光赚钱,连大年三十都休息吧!
      胡蹇也颇为期待穿越大明的第一个春节!
      胡蹇宣布休息准备过年,全家人集体欢呼雀跃!瞧这股兴奋劲,要不是怕被锦衣卫抓去砍脑壳,恐怕万岁都能喊出来!
      胡蹇全家忙碌地把500箱松香皂,全部搬到院子中,等待着陆三有前来提货。
      大家都兴奋异常,一百两银子啊!光想想都眼睛发亮,心跳加速。
      下午酉时一艘大船逆流而上,停在离胡家不远的子牙河畔①!
      胡蹇紧紧地盯着那艘船,乃是楠木帆船。只见陆三有和一名长须商人,在十几名船工的陪同下,来到胡家小院。
      胡蹇急忙笑脸相迎:“陆爷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娘嘞!古人文绉绉的词语,哥就会这么两句啊!
      陆三有呵呵笑道:“胡小哥,来哥哥给你介绍位贵人!这位太原府阎七爷,七爷从长芦运盐回山西,蒙七爷厚爱,允我搭乘返乡!”
      “小子胡蹇,给七爷见礼了!”
      晋商?还好不是满清八大皇商的老祖宗,不然哥会有挥刀割掉你卵蛋的冲动!
      哦?从长芦运盐回山西,就是朝廷“开中法”的政策,导致晋商的崛起,晋商富甲天下。
      明代抵抗蒙古加强国防,重修长城设置九边。两大举措都需要庞大的军需和民用物资,靠行政力量不堪负担,明朝政府打破食盐专卖,实行了“纳粮中盐”的开中法。具体办法是,官府出榜招商,商人应招,输纳粮食、布匹、战马、铁制品、草料等物资于边镇和施工工地,到指定地点后换取“盐引”,也就是采购食盐的“指标”,凭“盐引”到盐场支取食盐,然后再到指定区域销售。
      明太祖洪武三年,率先在山西大同实行开中法:“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开中法也就让晋商占尽先机。晋商规模空前庞大,资金积累蔚为壮观,明代沈思孝②曾说:“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其居室之法善也。其人以行止相高,其合伙而商者,名曰伙计。一人出本,众伙共而商之,虽不誓而无藏。”
      由于“开中制”政策的功能作用,明朝许多大粮商、大布商也是大盐商,这一时期的晋商,就出了不少大盐商,往来于长芦盐场和两淮盐场。《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山西卷)记载的明、清山西在全国出名的大盐商有“太原的阎家、李家,河津的刘家,襄陵的乔家、高家,平阳的范家等”
      想来这位从长芦运盐回山西的阎七爷,就是晋商巨擘—太原阎氏的族人了。
      作者有话说:
      ①子牙河,又名盐河。上游有滹(hu)沱河,滏阳河两大支流,于献县汇合称子牙河。明代子牙河记载滹沱河,子牙河清康熙年间才逐渐于史册,清乾隆《河间县志》滹(hu)沱河至献县完固口分流,经臧家桥、河间县、束城镇、大城县、经东西子牙村,为子牙河。《静海县志》有城南三十里有子牙钓台,又有子牙里,河名子牙。因此子牙河在明代,只是子牙里河段,当地百姓的称为!②沈思孝(15421611),字继山,一字纯父,嘉兴人。生年七十岁。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明代官员,初为刑部主事,后授番禺知县。

第12章 李美娘入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