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大家寒暄见礼后,攒典吴承笑道:“胡蹇小哥,我们虽是初见,可是打过交道的啊!”
胡蹇猛然醒悟,攒典吴承!陆三有给自己的那张交税票,不就是这位爷给出具的吗!
胡蹇急忙拱手谢道:“吴大人,承蒙您的恩惠,今后小弟的生意,还请诸位大人多多关照!”
“放心!”攒典吴承说道:“阎七爷的亲眷,还有陕西陆三爷的面子,吴某人能帮的绝不含糊!”
巡拦罗震大咧咧地问道:“吴老弟,这位胡小哥做啥生意的?”大使魏伯恩和副使尹福生,也都颇为好奇?这小子稚气未退,也就十五六岁年纪,本以为阎家的亲眷,是来见个世面的后生。
想不到竟然有自己打理的生意?
攒典吴承笑呵呵地说道:“三位哥哥,最近天津卫热卖的古月松香皂,那就是胡蹇小哥的生意!”
啥?三位都有些不敢相信!这古月松香皂,竟然是眼前这小毛孩的生意。
大使魏伯恩感叹地说道:“胡小哥,原来这古月二字,是源于小哥的胡姓啊!小哥的智慧能力,让俺老魏佩服啊!”
巡拦罗震直接竖起大拇指,赞道:“胡小哥,年纪不大能耐不小啊!他娘的,咱家那小子,和小哥一般大,就知道吃饭睡觉!呵呵,这和小哥一比,简直就是饭桶了!”
胡蹇赶忙答道:“罗大人,小子是没法子,为了谋生糊口。要是我生在大人您家,小子也乐得在家享福!”
巡拦罗震说道:“胡小哥说话率直,咱这粗人喜欢!一会儿陪老叔多喝几杯啊!”
众人哈哈一笑,气氛颇为融洽!
李掌柜拍手上菜,六人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喝得甚是尽兴。熟悉之后,说话也就不拘谨了。只听副使尹福生问道:“魏大哥,听说主事大人,要调去长芦做巡盐御史了?”
“嗯!”大使魏伯恩说道:“主事大人回京去户部述职,不出意外吏部的调任文书,过了年就会下来!”
巡拦罗震有些担心地说道:“主事大人要是调走了,一旦新来的大人,是位钻牛角尖的酸儒生,那咱们兄弟的差事,可就不好当了!”攒典吴承笑着说道:“放心,无论谁来做主事,都不会认真的!”
“为啥?”巡拦罗震好奇地问道。
攒典吴承喝了杯酒,蔑视地看了一眼罗震,说道:“这事说起来,那还要感谢太祖爷!”
太祖爷?众人都颇为好奇?瞧着攒典吴承听他解释缘由。
攒典吴承说道:“洪武九年,山西平遥主簿叫成乐。这家伙因恢办商税,费心劳力收了不少的商税,被州府和吏部褒奖进京面圣。嘿嘿!不想却被太祖爷,臭骂了一顿!太祖爷说,各种税皆有定额,若过于强调征收督办,那就是盘剥百姓,是官员的失职。因此还申饬了吏部的褒奖!”
大家都惊得目瞪口呆,胡蹇更是感觉不可思议?
我靠,难怪大明帝国不重视商税的征收啊!原来根子,是在太祖爷朱元璋这啊!这是祖训,代表了大明对商税政策的国策态度。
董事长都是这个态度,咱一个打工的,费心劳神地做啥!
据明史记载:1501年(弘治朝),何逊在沙市税课使司,完成定额税收,就减少对木商的抽税。邵经邦任沙市税课使司,弄了更为惊人的改革,三个月收完定额税收,余下的九个月时间,干脆任由木商往来。
1560年(嘉靖朝),有位叫杨时乔的官,在杭州收税。建立一个令人钦佩的制度,令木商自己申报收入进行税收评估!
1578年(万历朝),浙江金华县这么富庶的地方,居然列出商税不足7两,地方志中坦率地承认,商税征收已经停止很长时间。
户部记载茶叶税云南省17两,而浙江仅是6两,看起来简直就是荒唐的笑话。
因为明中叶后,几乎无官不商,士商已经彻底融合,加上太祖爷的祖训,大明的官怎么可能去认真收商税呢!
李掌柜不由得扶额称庆:“还是咱太祖爷,体恤民情啊!这是怕税重了,咱老百姓活不下去啊!”
攒典吴承拱手说道:“要不咋说咱太祖爷圣明呢!”
攒典吴承继续说道:“罗大哥,所以说把心放在肚子里,无论谁来做主事大人,都不会跟我等较真。我们做小吏的,要体恤上官,要是因为咱们兄弟,多收了税银,坏了大人的前程,于心何忍啊!”
这顿饭吃的,胡蹇也真算是长了见识了!
酒足饭饱临别前,胡蹇奉上了准备好的年礼和红包锦囊,自然是皆大欢喜!
第15章 税课司的规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