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章 要娶媳妇了[2/2页]

大明军户蹇驴儿 江南红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老于头看好胡蹇的未来,急不可待要把孙女嫁进胡家,生怕时间久了出了变故。穷人家也没那么多讲究,初五行聘礼,初八完婚。到时候请乡邻吃顿酒席,把人抬过来圆房成亲。
      胡蹇却不知道,自己的终身大事,就这样稀里糊涂被老爹老娘给定下了。也不知道杨二丫知晓,自己要嫁给远近出名痴傻的蹇驴儿时,会是番啥表情!
      大家伙吃完午饭后,胡蹇和小旗大人商讨,趁着大家伙高兴,索性就把工钱预支十日,每人五分银子发放给大伙。各家户主领了银子,都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全屯子老少爷们一阵欢呼。
      领了银子大伙干劲十足,年轻力壮的挑担驾车,去搜寻死猪。老于头领着一群老黄忠,在案板上肢解猪尸。小厮们生火打杂,妇人们切肉炼油,卖力地忙碌起来。俞七巧和几位大婶子,熬汤做包子,做好后勤补养。
      直到把五十余头死猪,全部炼化完毕,猪油倒入大缸内。老黄忠、娘子军和三青团,大家伙这才收工回去。等到那些出去搜寻死猪的精壮男丁,三三两两把死猪运回来,天色已经很晚了。
      一百口大缸分别置放在简易锅台后,按照这个进度,半日炼油3000斤,五天后就能全部装满。三万斤猪油,能加工肥皂二万四千余块,卖银子4800两。
      照这速度计算,清明前就能存储1200缸,三十六万斤猪油。可以加工288万块肥皂,银子57600两。
      不行了,不行了,哥的小心脏怦怦直跳!
      胡蹇感觉窒息得气都喘不上来了!
      过了好久胡蹇才冷静下来!伤脑壳的问题又来了:
      首先是猪油的存储问题,这个好解决。挖十个上百平米的地窖,把大缸密封存储,猪油三两年应该不会变质。反正是加工肥皂,又不是给人吃的。
      其次是肥皂的加工,这是个大问题。现在子母锅标准化生产,一百块肥皂需要三个时辰,胡家四人按六个时辰工作,日产肥皂800块,年生产28万块,那不得加工十年啊?
      那费劲收来的猪油,都坏掉了!
      没有办法,那就只能扩大产能了!招工40名,建30间厂房库房,把肥皂作坊标准化建立起来。
      最后是这么多肥皂都卖给谁?
      大明朝现有人口约9000万,百分之十人口900万用肥皂,一人一年用十块肥皂,9000万块的市场需求。
      280万块肥皂根本就不够卖!当然那还需要市场宣传培育,销售渠道网络铺开,如果三年后市场成熟,咱家的作坊还要扩大三十倍,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胡蹇做完简单的市场分析,兴奋地跑回家中。只见一家人正在喝茶闲聊,胡蹇忙着给自己倒了一杯上好的红茶,咕咚咕咚地喝完,就喋喋不休地讲起胡家肥皂作坊的规划。
      全家人都听了晕头转向,啥!一年五万两银子的进项,这儿子不是又傻了吧!
      老爹毫不客气地打断了胡蹇,训斥道:“败家玩意,你少做梦吧!才赚了点银子,你就烧包吧!知道你今天,胡乱花了多少银子吗?”
      “多少?”胡蹇问道。
      “十二两三钱!”老爹气着骂道:“置办东西给工钱,咱就不说你了!凭啥咱家雇工还要管饭?还吃羊肉白面,一天就吃掉两头羊,几十斤白面,花了三两多银子,这样下去那得了啊!两个月下来,就要两百两!”
      “是啊!”二叔也唠叨道:“二郎啊!这两百两的银子,可不是小数,这么花不值啊!”
      老娘的话很中肯:“儿啊!给乡亲吃点好的,娘也赞同!咱家赚了钱,回馈乡梓。积善积福,也不能天天吃肉,顿顿白面啊!要是上官们知道,必然怀恨嫉妒,恐怕惹来祸事。”
      “听娘的,明日米粥面饼,让大家伙吃饱就好!肉食三五日吃上一回,也就是了,切莫太张扬了!想做积善之家,福德护佑子孙,修桥补路捐功德,平日里多行善举,年节时捐孤扶弱,娘都支持好吗!”
      胡蹇听了老娘的话,也颇为赞同点头。
      老爹狡猾地把话锋一转:“这小子主意贼得很,得找个人看着他,时刻管着他才行。我和你娘都商量好了,给你定了门亲。成了家有了媳妇管着,看你还能这般糟蹋银子!”
      啥!老爹你说啥?胡蹇吃惊地瞪着眼睛,给咱定了门亲?我靠!真是想不到,这封建包办婚姻的糗事,这就轮到咱头上了。
      老娘高兴地笑道:“你爹已经和于家定好了亲事,老于家的二丫头,孝顺能干人也机灵,当年有位道士给她相过面,说她满脸福相,子孙贤达旺夫家,富贵荣华过一生。”
      于二丫,有点印象了,一个挺能干的村姑。这干活是把好手,可就是皮肤黑了点,身材也不苗条,长相一点也不俊俏,马马虎虎只能说不丑。而且这妞脾气不小,年纪还比自己大三岁。
      “我不要!”胡蹇立刻反驳道。
      “为啥?”老爹急眼怒吼道!
      胡蹇吓得小声嘟囔道:“我才十五岁,还小呢!”
      哈哈!全家人都笑了,老爹瞪着眼睛,瞄了一眼胡蹇的裤裆:“屁!十五岁还小啊!老郭的儿子,十四岁就生娃娃了!”
      老娘好言说道:“二郎啊!过去咱家没银子,不能给你张罗!如今咱有钱了,就趁好把媳妇给你娶了!你哥的媳妇有了,你再成了家,娘的心事也就都没了!”
      “哼!”老爹不耐烦地说道:“自古以来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事就这么定下了。初五纳聘,初八完婚。”
      老爹手一挥,斩钉截铁地做了决断!
      作者有话说:
      ①、《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一饭之恩,汉朝韩信年少时贫困,遇漂母赠饭疗饥。后封为楚王,以千金酬谢漂母的恩惠。②、幽州人蒯通,劝韩信决汉王自立,于项王汉王三分天下。韩信说: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第18章 要娶媳妇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