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从小就在起跑线上领先了大部分人。
      林晓对小石榴的教育和培养,也是上了心的。
      不然她六七岁的小孩子,哪里认识那么多字。
      除了一些生僻字,大部分的字,小石榴都是认识的,所以她才看得懂弹幕,会和水友们交流啊。
      “周爷爷,这个送给你。”小石榴从身后的背包里,拿出了一个椭圆形的石头,有些像是恐龙蛋。
      林毅便是这么告诉小石榴的。
      白垩纪的时候,地球上到处都是恐龙,一亿年前过去了,这些恐龙全部都变成了化石,桃源村要是真的有恐龙蛋也不足为奇。
      其实现在恐龙蛋化石,也不值几个钱,一万块就能买到。
      但这种恐龙化石,对普通人除了猎奇,就没有其它的用处了。
      对古生物学家倒是有很大的用处。
      “这个是什么?”老周接过石头,好奇的打量了起来,还拿来了老花镜和放大镜。
      “这可是来自一亿年前的恐龙蛋化石哦,周爷爷。”小石榴说道。
      虽然她这会也不敢确定,但吹牛嘛,这不张口就来嘛。
      “哈哈,那可是无价之宝。”老周研究了一会,看不出啥,便被恐龙蛋化石给放下了。
      不管怎么说,这东西是小石榴送的,那就珍贵。
      林毅和小石榴从酒店出来,便回家了。
      一早上,收获满满。
      回去的路上,小石榴哼起了歌,是林毅上个月为汉服节而作的主题曲。
      六月的雨...
      “老舅,你为汉服节都写了两首歌,这次的民俗节,你还没有写主题曲呢,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哦。”小石榴突然想起,说了一声。
      林毅??
      汉服节还有两个吉祥物,桃小妖和桃源明呢。
      和汉服节相比,这次的民俗节确实有些寒碜,啥也没有。
      “哈哈,你这么一说好像显得这次的民俗节有些凄惨的说,要不我也为它写一首歌?”林毅从前世的记忆里,搜寻着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歌曲。
      不一会,还真被他找到了一首。
      那就是...赤伶!
      这首曾经轰动网络的歌曲。
      国风+戏腔,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
      这次民俗节,同样也是包含了戏剧元素的。
      两相搭配起来,更是相得益彰。
      戏剧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名气最大的当属京剧,也是国粹,民间艺术的集大成者。
      京剧的前身是地方戏,数百年前,四大徽班陆续进入bj,与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
      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
      只是现在就连国剧京剧,都鲜少年轻人听了,更别说那些地方的徽剧,越剧,黄梅戏,昆曲等等。
      林毅越想越觉得,在这个时候把赤伶推出来,意义很大。
      说不定能够唤醒年轻人潜藏在心里的对国风,古典艺术,戏曲的热爱。
      回到家,林毅便找来了纸笔,开始写赤伶的曲子和歌词。
      (第四更,求推荐,求月票,待会还有一更,接下来一周内,都是5更,万字爆发!)

第363章 民俗节主题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