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甫嵩的心愿[1/2页]

三国有君子 臊眉耷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陶商的一句话说完,便听整个厅堂之内,所有的声音在一瞬间仿佛都沉默了,隐隐的,只能听见外面院子中的树梢上,那不时传来“吱吱”的鸟叫之声。
      当跟班?……不是大都督吗?
      陶应此刻有点不太平衡了。
      “大哥,你刚才不是说……你缺少的是一位总督诸军的驻郡镇都督吗?”陶应嘟起了嘴,很显然,对于跟班的这个活,陶老二并不是非常的热衷。
      这中间的差距也未免太大了些吧?
      陶商挑起眉,疑惑的看着陶应,奇道:“是啊,我是缺少一个可以督军的镇将……我适才就是随便跟你念叨一下这个事,有什么毛病吗?”
      陶应闻言,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来只是念叨一下,不是让我当啊……整了半天,是我自己多心了。
      大哥,你太坏了!
      “没,没毛病。”陶应结结巴巴的回道,脸上略显失落。
      不过转念一想,跟班这活倒是也不错,轻轻松松的,没什么压力,倒是正好符合自己的个性。
      陶应的天性不喜争强,而且心胸很是开阔,对于他不在意的事便不在意,短短的时间里,陶应就将这些对于他来说的小事全都放在了脑后。
      “走,随为兄去拜访一个人去。”陶商站起身,对着陶应挥了挥手。
      看着陶商起身,陶应有些好奇,没想到当了跟班的第一天,就要立刻出发,不知道这是要让自己跟到哪里去。
      “大哥,你要领我去拜访谁呀?”
      陶商微微一笑,道:“皇甫老师。
      ……
      ……
      皇甫嵩到了金陵城之后,日子可以说是过得相当的惬意。
      跟他原先戎马的日子相比,现在的这种生活犹如天堂一样。
      皇甫嵩当年主要的征战地区是在西北以及河北战区,那里的气候和环境都相对严酷,西北苦寒,河北之地风沙较重,且四季温度差矣较大,冬天很冷夏天很热。
      但是到了金陵城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南方之地,在那个时代,虽然经济建设和人口规模比不上北方,却就养生环境来说,却是比北方要强的太多了。
      锦绣之乡,山水宜人,而且四季温度差矣并不是很高,即使是最冷的冬天,其温度也仅仅和北方的深秋差不了太多,按照陶商的话来讲——空气质量那是绝对没话说。
      皇甫嵩在这里,待的很是舒服。
      人生将老,还有什么比在山清水秀之乡颐养天年更完美的呢?
      但即使有如此的环境温养,皇甫嵩的身体状况也并不是非常的好。
      甚至可以说是一天不如一天。
      他当初在洛阳城,在被董卓下狱的那一段时间里落下了病根。
      监牢的恶劣环境和长期压抑的心情,彻底的击垮了皇甫嵩的身体,致使他直到今时今日,也没有恢复过来。
      或许,他很有可能根本就恢复不过来了。
      “咳、咳、咳!”
      坐在院子中的皇甫嵩,重重的咳出一口血痰。
      皇甫嵩看了看手帕中那一丝丝夺目的鲜红,不由的长长出了一口气。
      老头子嘴角挂起了一丝无奈的笑容,他将手帕轻轻的叠起,步履蹒跚的走到了院子中,将手帕丢入了院中的盂桶之内。
      身为大汉第一军神,他的一生都是犹如一只猛虎一样,啸傲山林,震慑百兽。
      即使此刻,知道自己已经是行将朽木,时日无多,但皇甫嵩依旧是不愿意让旁人知道自己的窘迫状态。
      他不愿意让旁人怜悯,更不愿意让旁人同情。
      与生俱来的傲气,不允许他在将死之前这么做。
      人活一世,谁无一死?
      死在他手里的人太多了。
      他见过的死亡也太多了。
      死对于皇甫嵩来说,根本就不算是什么大事。
      但是,他绝对不会允许自己躺在床榻上,窝窝囊囊的死去。
      身为军神,他一定要给自己选择一个最体面的死法!
      一个足矣流传后世的传说。
      皇甫嵩仰望蓝色的晴空,脑海中不知为何,竟然蹦出了一个幻想。
      若是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讨伐了将汉室天下霍乱的千疮百孔的巨恶董卓,无论是于公于私,自己或许都不会再有任何遗憾了吧。
      可是这个愿望,怕是此生无偿了。
      “主人,太平公子前来拜访。”
      下人走进小宅的院子中,对皇甫嵩禀报道,打断了老头放飞的思绪。
      皇甫嵩闻言

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甫嵩的心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