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灵位前大哭起来,像个没有断奶的孩子似的。他一边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泣着,一边哽咽着声音说道:
“你叫我怎么振作起来,你叫我怎么自立自强?母后走了,母后走了!没有母后强有力的支持,这一切还会有用吗?没用,根本就没用!”
“怎么会没用?”房玄龄不想轻易放弃这个意志薄弱的孩子,温和中透着严厉地继续劝道,“殿下,微臣方才已经说过,只要你不犯下过失,不管谁都抢不了你的太子之位。只要你好学上进,修身养性,把自己的才干展现给皇上看,展现给天下人看,就算皇后不在,你父皇也一样会器重你,宠爱你。如此,你又何须为东宫之位而担忧呢?太子,你现在要做的不是担忧,而是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努力做你该做的事。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保住太子之位,你才能对得起皇后生前对你的栽培,对你的爱。太子呀,你不应该像个女人一样成天沉浸在悲伤之中,而应该像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一样坚强,振作起来!”
“房大人,你说的都有道理,都是为我好,可我……”过了好半天,李承乾依旧颓废地说道,“本宫累了,想歇息一下,你就回去吧!”
“那好吧!”房玄龄瞧着李承乾那副心痛无力的样子,怀着丝怜悯说道,“太子,你节哀顺变,不要再这么难过了。刚才微臣所言,还望细细思量呀!”
言罢,房玄龄转过身,步履缓慢地朝殿门外走过去,知书达理的太子妃默默地送他。快到门口时,太子妃停下脚步,用忧郁的眼光望着这位最可靠的老臣,轻启朱唇,声音柔和而诚恳地请求他多多劝导太子。她心里很明白,要是太子一直这么消沉下去,那东宫之位就难保了。房玄龄听了,郑重地点了点头,答应了太子妃的请求。然后,他拱手向太子妃揖了一礼,抬脚跨出了宫门。
算是白费了房玄龄一番心血,李承乾并没有从消沉颓废中振作起来,而是继续向萎靡不振的深渊里沉下去,甚至是自甘堕落。他不像母后在世时那般勤奋好学,苦读圣贤之书,用心学习治国之道,而是一味地饮酒嬉戏,以此来消磨时光,来排遣内心的悲伤与苦闷。太子妃见太子这样嬉闹无度,荒废学业,自甘堕落,心里是又恼又急,却又不敢规劝他。直到有一天她实在是看不下去,就一把夺了他的酒杯,壮起胆劝诫起来。李承乾性情本就乖戾暴躁,再加上这段时间心情不好,哪能容忍太子妃干涉自己的生活。他非但听不进太子妃良言相劝,反倒暴跳如雷对着她大吼大叫,毫不择言地把她骂了个狗血喷头。太子妃温柔贤淑,尽管知道理在自己这边,却不敢据理力争,只气得一扭头跑进房间里委委屈屈地流眼泪,暗自怨怪自己无用,不能说服太子殿下。
李承乾见太子妃跑开,并不觉得痛快,抓起玉杯猛地往嘴巴里灌了一大口酒,然后便颓丧地倒靠在椅背上,张口直吐酒气。恰在这时,李元昌从殿外大步走了进来。他一边往里走,一边笑呵呵地拱手向太子打招呼。李承乾像没看见汉王,一点反应也没有,动也不动地歪着身子靠在椅背上。李元昌见状,心头不由一咯噔,想这家伙这是怎么啦,目中无人了不是?来到太子跟前,他一瞧见他那张拉长的臭脸,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他凑到太子耳朵边,笑嘻嘻地问是不是太子妃又烦他了。李承乾仍旧一声不吭,过了好半天,他突然冲着汉王气呼呼地嚷句除了她谁还会若本宫生气。李元昌听罢,哈哈一笑,说堂堂太子岂能让小女子气成这样,以后不听她的就是了,要是她再不知趣,就把她打入冷宫。见太子依旧板着张脸,他又嘻嘻一笑,拉起起他的手说:
“殿下,别再生气了。走,我们到外面去轻松轻松一下,玩‘打仗,怎么样?”
“好,这‘打仗我还没玩够呢!整日呆在宫里,非把人闷死不可!”李承乾听说叔父要陪自己玩耍,登时高兴起来,一拍几案说声,“走,到后院去。”
说着,李承乾腾地从椅子里跳了起来,跛着脚向门外走去。李元昌领着宫中那帮侍卫,紧跟在太子屁股后,嘻嘻哈哈地往外跑。
不一会儿,他们便来了东宫后院。院子很大,到处是花草林木,落满斑斑驳驳的阳光。李承乾在院中立住,像个三军统帅似的高声向左右传达命令。侍卫得令,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像过去那样分成两队,身披毡甲,手操竹梢。于是,李承乾率领竹刀队,李元昌率领竹枪刀,分别列阵于庭院左右侧。
第117章 太子胡闹【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