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了出来,把草尖上的水珠照耀得晶莹剔透。空气也被这场雨洗涤得异常清新,浮动着一股淡淡的牧草香息,令人心旷神怡。侯君集立在湿漉漉的草地上,呼吸着湿润清新的空气,内心感到一阵说不出的惬意与怡悦。不过,这种美好的心情很快就被袭上心头的忧虑所取代,他担心这样的大雨会持续几天,甚至是半月,这会对行军造成很大的影响。延误时间,就是在贻误战机,从而增加取胜的难度。他心里很清楚,一旦高昌军把守了碛口关要,势必会给进攻麴文泰的老巢高昌城增加很大的难度。
正因如此,侯君集比谁都巴望天空不再有一片云朵。然而事与愿违,没过多久,阳光倏地消失了,天空中的云团越聚越多,越来越黑。随着一声闷雷乍响,又哗啦啦地下起了大雨。这一回士卒们高兴不起来了,望着黑乎乎的天空皱着了眉头。侯君集颇知天文,清楚这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不禁有些忧心忡忡。他本想等大军出发时过河,现在看来得改变主意了。因为眼前的河流慢慢浑浊起来,水位也在不断地升高,如果不赶紧趟过去,到时恐因河水暴涨而无法渡过去。因此,他考虑了会儿,就下令全军拔营渡河。
一声令下,将士们便开始行动起来,他们收帐篷的收帐篷,牵马的牵马,运粮草的运粮草,草原上立即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没过多久,人马就冒雨往哗哗作响的河边快速走过去。河水已经涨了不少,深处可没及腰际,好在草原地势平缓,流水不算湍急,对过河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侯君集见状,长长地吁了口气,脸上露出丝轻松的笑容。接着,他举鞭朝部下一挥,命令他们过河。一时间,浑浊的河面上拥挤着无数人马,但见刀枪晃动,马头高昂,流水声中夹杂着呼喊声,嘶鸣声,一片嘈杂喧腾。河面不算宽,十几分钟后,部队就全部上了岸,然后遵照主帅命令,在流水着雨水的草地上支起了帐篷。
正如侯君集所料,这雨一下就是三天三夜,把草原变成了溪流,到处都是积水,如同一片沼泽地。三天的休息时间到了,可雨却迟迟没有停下来。这该怎么办呢?薛万彻见主帅浓眉紧锁,便向他建议继续歇息,等雨过后再快马加鞭驰向碛口。这一次,侯君集不想再听取副帅的意见,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命令部队立即开拔。将士们早就憋足了劲,他们根本不在乎头顶的瓢泼大雨,纷纷翻身上马,踏着浑浊的积水飞快地向目的地奔去。
唐军冒雨日夜兼程,倍道而行,不到三天他们便到达了碛口关道。这时候,雨也停了,火辣辣的阳光直射在人脸上像火烧了般难受,人人汗流满面。侯君集勒住马令军打住,他担心前面的关口会有敌军重兵把守,切不可贸然前进。因此,稍作考虑,他便命熟悉地形的大将契?何力引兵前去刺探。契?何力得令,引十几名精骑沿着条坑坑洼洼的山道朝不无处的山谷跑去。约莫半小时后,他又引兵回到了主帅跟前,等不及下马就喜不自禁地扬声禀报。侯君集听说关口无军把守,大喜,仰面哈哈大笑,高声说句天助我也。言罢,他举鞭一挥,令军火速前进。不到半个时辰,唐军便通过关要,直到碛口。
碛口是通往高昌城的必经之地,可称得是军事重镇。然而就是这么至关重要的据点,竟然只有三千高昌兵马驻守,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侯君集得知这一消息,几乎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直到确定无误之后,他忍不住仰头哈哈大笑一阵,又大骂声麴文泰昏庸无能。过后,他便命军攻打敌军营寨。高昌军见数万唐军兵马将自己团团包围,知道再不投降就只有死路一条。守城将领是位汉人,对高昌算不上忠诚,他见唐军来势汹汹,很快就引兵出降。
唐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军事要地碛口,紧接着继续往高昌城方向推进。这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高昌城,麴文泰听说侯君集率十万大军前来,整个人都震呆了,内心充满了难以形容的恐惧。他泥塑木雕般坐在椅子上,两眼直勾勾地盯着面前的臣子们一言不发。突然间,他痛苦地大叫了声,一团黑血从嘴里直喷了出来,洒在衣襟和扶手上。随即,他动了动黯然失神的眼睛,头一歪倒在椅背上昏死过去。群臣见状,一时六神无主,惶恐万状地叫唤着御医。
第143章 兵伐高昌【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