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百七十一章,李云怎么又是你?[1/2页]

我真没想当巨星啊 诸羊黄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恭喜你发财》。
      编曲:李云。
      编词:李云。
      演唱:群星大合唱。
      李云又是你?!
      合唱名单上李云那鲜艳的红色名字简直就是对向成华最大的讽刺。
      自家的小鲜肉牛逼嗷,上了春晚的备胎名单,骄傲万分。
      人家李云呢?
      你们最后的大合唱都是唱的人家的歌,强如刘东华,英娜,韩蓝那些巨星,上台合唱,那都是给一个‘群星完事儿的。
      只有李云,有一个明晃晃的大名字在那里。
      向成华突然很难受。
      这个李云怎么什么时候都能压他一头。
      向成华感觉自己被针对了。
      这个李云真的是上天派来让他做噩梦的魔星吗?
      春晚名单放出来之后,本来反响是相当平淡的。
      相声小品、唱歌跳舞、歌颂祖国。
      老三样了,每年的味儿都不带变的。
      人们虽然还是会开着春晚的节目,却已经没有要认真去看的意思了。
      时代变了,春晚已经不太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了,就连老一辈的人都不看了...大过年的,打麻将不香吗?打牌不香吗?
      这些年春晚为了吸引年轻人,也很努力的去请小鲜肉、韩流明星、外国友人来助阵了。
      可这依然挡不了春晚的颓势...
      直到今天...
      “有一个年轻人,他写了一首歌,这首歌叫《恭喜你发财》。”
      “震惊,10年未变的合唱曲目,今日居然因他而变!他究竟是谁?”
      “更换合唱曲目是否有违春晚传统?”
      “大人,时代变了,这是年轻人的时代,春晚只有更迎合时代才是好的春晚。”
      用李云的歌曲在最后大合唱实在是掀起了一波讨论和流量。
      评价也呈现出一波很奇特的两极分化。
      一批人觉得春晚是严肃的,是高雅的,是传统的,用了10年的曲目,怎么能说变就变呢?传统之法不可丢!
      传统之法不可丢!——这一句话也是最让人觉得讽刺的地方,10年没变就变成‘传统之法了,这20年是不是要变‘祖宗之法了?
      而另一波人则持着相反的态度,认为春晚实在太老朽年迈了,如果不是春节所有电视台都播春晚,他收视率指不定有那么高呢...
      两拨人讨论的声音带来了一大批流量,对于李云这个当事人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有人觉得年轻人的曲子上了是好事儿,有人觉得,这是对春晚传统的侮辱。
      甚至有一些老的作曲家出来谴责,表示李云的歌‘不够资格。
      对,在节目还没有开始排练的时候,就有所谓老资格跳出来说三道四的。
      这对于很多看客而言是相当的可笑的。
      一首歌好不好,是看作曲家的资格老不老的吗?
      但毕竟春晚的节目性质特殊,所以网络上的声音也相当的多且杂乱。
      同时,今年参加春晚的‘国际友人比往年要多不少这件事也引起了一波波的讨论。
      不管怎么说,今年春晚的讨论度算是拉满了,相比于往年的春晚来说,热度更加的高。
      而网络上不同的声音,也在激烈讨论着,发酵着...
      《恭喜你发财》这首歌未播先火。
      他作为春晚合唱曲的同时,也是一首华语歌。
      对于华语乐坛爱好者来说,这就是李云又创作出了一首华语歌曲啊!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华语乐坛爱好者对这首歌并不看好,毕竟能在春晚上大合唱的歌曲,那是符合大多数华语乐坛爱好者们口味的歌吗?
      有这时间把《烟花易冷》的下半段整出来不好?
      没错,所有人都在纠结那一首《烟花易冷》。
      求求你把《烟花易冷》给整出来吧...
      而在华语乐坛爱好者们在微博哀号的时候,古诗词爱好者们跳出来了。
      你们也就一首《烟花易冷》而已。
      咱们诗词爱好者说什么了?
      别说那首《蜀道难》了,还有一大堆一半的烂尾诗没整出来呢...
      咱说什么了?
      对于李云的作品,大家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但是又有什么办法,才华在人家李云身上。
      这一波波的讨论度对向成华来说就好像吃了侍一样难受。
      无论春晚,华语乐坛都是关于李云的讨论声,仿佛他从来不会消停一样。
      这让想要加急宣发的向成华突然有一种无处下脚的感觉。
      不仅仅向成华无处下脚,就连魏羡也遇到了一些拍摄上的困难。
      “占天效先

第两百七十一章,李云怎么又是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