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王母的情况真就跟李大丫差不多,王家女儿们年岁都差的不多,小儿子与最大的女儿就差了不到四岁,四年生了五个王母根本就没停过,王家大姐还好嫁的早了谢,剩下的三个就不太好了,快要嫁人时弟弟也该娶媳妇了。
人常说越穷越要生孩子,王家生这么多不止为了儿子,也是穷,没钱娶儿媳妇怎么办?‘卖闺女啊,于是王杏花,王兰花,王荷花纷纷被卖了个高价,人家虽然也挑但更挑选的是彩礼,这样情况下嫁出去的女儿在婆家连脊梁骨都直不起来,这也是李母对于李父卖女儿没有反对的原因之一,因为她觉得这就是女人的命运。
而王家其实还是出了一个硬骨头的,王家四妹王荷花能做小吃做点小生意,挣到了钱在婆家就挺起了腰杆,也不再受制于娘家,也时常的帮着些姐姐们,这才能让李大丫上完了小学。
现在清霄必须想办法彻底解决上学的问题,想继续上初中,再上高中大学这是需要很多钱的,想让李父出钱基本就是白日做梦。
清霄的伤足足养了一个月,其实她在就好了,但也不能太特殊,还是在床上躺了一个月,也错过了小姨王荷花为了让她上学跟李家人据理力争的场面,但她知道这件事发生了,从李父不干不净的咒骂声中。
“大丫你去了学校要好好学习,一定要多学点东西,知道吗大丫?”
李母语气关切,但眼神闪烁,因为她没办法告诉女儿,这将是女儿上学的最后半年,李家对于李大丫现在还在上学是非常不满意的,基本不可能再继续让她上学,而这也是事实。
清霄只回了李母一个点头,而直接忽略了李父的骂骂咧咧,清霄对于李父这样的男人一点好感也没有,自己没什么本事,却每日里抱怨老婆是扫把星,抱怨女儿是赔钱货,这是窝囊的李父唯一能表现权威的地方。
学校对于清霄毫无难度,她只是身体变小了,智商还是在的,但上学是李大丫的要求,而且她现在必须在学校才能继续升学。
李大丫是五年级,全村就一个班,四十个学生十五个女孩子,其中至少十个都是混小学毕业,李大丫咋班级也就中等。
村子里的观念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男孩子是家庭的未来,自然回家就要好好学习的,而女孩子上学就是恩赐,回家就要干活,作业什么的只能第二天早上提前起来写,点灯就想的太多了。于是清霄要在这半年的几次考试中‘逐渐把自己的成绩提上去。
上学的时光平淡中带着每日里的鸡飞狗跳,清霄就这样把成绩‘慢慢的提了上去,清霄临近毕业,上学这件事再瞒不下去了,李母跟清霄一起喂着家里的猪,愧疚的说,
“大丫啊,家里的情况你知道的,你爷爷奶奶和你爸爸都不同意你上学,小勇马上也要上小学了,家里根本供不起你们两个,所以,所以……你,”
清霄没有急着说话,就定定的看着李母,看的李母都有些结巴了,感觉女儿的眼神有点让她害怕,但该说的还是要说,
“你上完小学就别上了。”
说出这句话似乎后面的就没那么难了,李母继
第66章八十年代农村妇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