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七章 表演(2)[1/2页]

这一天,我从瘸腿糙汉的枕边醒来 安又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慧静就想,他只是一个捕头,一个糙汉,哪里会懂琴呢?
      她不会怪他的。
      再看花瑜,见花瑜也没有什么表情,张慧静就想花瑜毕竟是村姑,不懂乐理也正常,哼,不懂就别来这种地方听琴嘛。
      弹完琴,张慧静又依次表演了作画和背诗。
      她画的是一朵牡丹花,背诗则是张县令考她,她来背,跟考小学生一样。
      因为她是县令之女,县丞、师爷、典史大人都对她的才情给充了肯定。
      巡史大人见自己的意见没有被张县令采讷,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再说实话,说多了也是得罪人罢了,于是他就看在面前这些好菜的份上,也跟着夸。
      张慧静开心极了。
      可她屡屡看向周启仁,都发现周启仁对她的画作没有兴趣,对她的背诗也没有兴趣。
      还有那个花瑜,似乎也没有一点兴趣。
      她在背出李白的《将进酒》》的时候,大家都在鼓掌,可花瑜呢,无动于衷。
      张慧静终于忍不住了,她站起来对花瑜道:“周夫人,这在座的只有咱们俩是姑娘家,可刚刚一直是我在给各位大人助兴,不如你也背个诗,或者弹个曲子给大人们助助兴?”
      花瑜不禁愣了愣。
      这是要搞雌竞?
      好吧,她这个人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来就来呗。
      她站起来笑道:“我就一介村姑,哪里会弹什么琴呀?不过背诗还是可以的。”
      我会背76首古诗呢,你信不信?
      张慧静问:“那你喜欢哪位诗人的诗呀?”
      “李白,杜甫,诗经都会一些,不过我还会一些你们不会的。”花瑜道。
      在这个半架空的时代生活了一段时间,她知道这顶多就是明朝前,后面的还有不少好诗呢。
      说罢,花瑜就叨叨不绝地背道:“比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门中断楚山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但凡她会的,都背了。
      众人惊讶,没想到花瑜还懂这么多诗。
      周启仁也不由地看着花瑜。
      花瑜朝他眨了眨眼,解释道:“康先生的书里面有,我偷学的。”
      周启仁朝她温柔地笑了笑。
      其实她不用解释,在石窝村的时候,他就知道她不是以前的花瑜,她是老天爷送给他的最好的礼物。
      这辈子,老天爷给了他最坏的东西,比如家庭,比如容貌,但是又把最好的给了他。他很知足。
      花瑜背完之后,大家都纷纷鼓掌,连巡史大人也不禁鼓起了掌。
      花瑜见大家正在兴头上,她又道:“要不我再给各位唱首歌吧,我虽然五音不全,但是会唱的歌可多了。”
      说罢,她就开口唱了一首《孤勇者》。
      正如她的所说的,她五音不全,可是她唱歌跟小学生一样有感情啊,而且咬字清晰,听得在

第一百九十七章 表演(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