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很好,粉雕玉琢,穿着白色的袄子,干净的和自己不同。
温恹意动,无论是什么时候,永远受不住她的撒娇。
叹息着,骨节分明的大掌包裹住肉嘟嘟的小手。
牵着她往外走,一大一小的两只,踩在松软的雪地里,留下足迹。
男人面上压再严肃,周身的气息总是柔和的。
像是三月的春风,总会温暖的包裹萦绕着。
小知薏也不怕,父亲母亲不在家,小姑娘就会偷偷溜过来。
蹲在桥洞下面,哥哥总会出现,像是英雄一样。
渐渐的,几乎成了习惯。
或许是小动物般的敏感,小知薏知道哥哥不会厌烦她,没有来由,就是不会。
温恹面上冷凝着,右手的手臂上,在破旧的棉衣下面,有一道长长的伤疤。
新鲜的,还带着血。
不过少年冷静的似乎感觉不到痛,唯独庆幸的是在这个季节,血腥味变淡很多。
——不会吓到他的小薏米。
后来……
那天小姑娘回家的时候,手上抱了一条德牧,欢心雀跃,是哥哥送给她的礼物。
他们一起起了名字,叫小七。
哥哥说等小七长大了,就可以去找他了……
温恹偷偷跟在小姑娘身后,直到送回了家门口。
即使舍不得,也不能让小姑娘偷偷跑过来,太危险了。
身上的伤口感染生了脓,温恹烧了整整三天,或许是祸害遗千年,他没死。
日子单调乏味,温恹每天都会在桥洞那里坐很久。
小姑娘再也没来过。
哪怕理智告诉自己这是对的,还是止不住的失落。
有一天,温恹忍不住偷偷去顾家,藏在角落里,整整一天。
还是没见到他的小薏米。
后来……
男人才知道,她出国了……
跨越了九个小时的距离,在大西洋的这边到印度洋的那边。
——他见不到她。
不过温恹不知道的是,小姑娘每一年都会回来,抱着德牧在桥洞下坐一整天。
又在黄昏时分,悄悄的带着小七离开。
可是他鲜少去北城,像是不可被触及的禁地。
画面一转……
直到母亲松了口,小知薏欢喜的回国定居。
小七却死了,他九岁了,懒洋洋的不愿动,牙也老了,偏爱着熟烂的食物,死亡更像是一种解脱。
那处桥洞也被拆了,或许是影响市容市貌吧!
一切似乎都不一样了,那些固执的坚守的过去,像是一瞬间碎裂。
“呼——”
突然惊醒,额头冒了细碎的冷汗,窗外一片漆黑。
……
第 60章 过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