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这或许看似并没有什么。
      不过,对于患者来说,却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不要以为这是看看凭空想象出来的规定。
      事实上,几年之前在国外的时候,就出现过很多次,患者在接受了断掌再植手术之后,普遍出现了严重感染的迹象。
      其中有将近三分之二的患者,最终不得不再次切除了手掌。
      一开始的时候,医生并没有找出问题的所在。
      毕竟手术都是严格按照标准来做的。
      为何会出现这种感染居高不下的问题。
      一开始,把目光放在了手术的本身身上。
      有些专家甚至怀疑,是不是手术的步骤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问题,这才导致了术后的大面积感染。
      可是,不管如何调查。
      都发现手术时的步骤并没有错。
      而且,手术都是在无菌手术室里完成的。
      按理说,在经过了严格的清创之后,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就在所有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
      有一名刚刚毕业不久的小护士,却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这也成为了关键的提问。
      那就是,在手术的时候,所有的器械都是混在一起用的。
      那么,会不会就是这样的原因,导致手术室的器械遭到了两次的污染?
      这个问题提出之后,所有的专家面面相觑,这。。。
      如此简单的一个漏洞,自己为什么在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发现?
      当然,这个时候也有人提出过反对意见。
      毕竟所有手术的器材,都算是“一次性”的消耗用品,就算是有护士忙中出错,但也不可能每一次都会产生这样的错误吧。
      为了印证这一点,之后所展开的手术,都将手术的器械,分开摆置。
      最终形成了目前的格局。
      -置断离肢体,-置清创器械,-置再植手术器械。
      铺置了在了3个分别使用的无菌桌上。
      而从这个举措开始之后,术后的感染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患者术后感染从三分之二的概率,直接下降到了百分之2不到。
      而此时的专家才知道,自己搞错了最为重要的环节。
      相对于其他的外科手术,手掌上的问题,往往要比内脏部分更为的复杂化。
      就算是已经做到了清创,可谁也不能保证意外的发生。
      所以,从这以后,铺置了3个无菌桌,就已经成为了断掌再植术的标准配置。
      甚至也成为了传统。
      至于此刻,陆晨,程潇潇和皇甫芮在进入了手术室之后,就开始清点起了器械的数量。
      “我这里器械没有问题。”
      “我的也够了。”
      这一台的手术,所需要的器械不少。
      骨骼缩短与合适的内固定器材,这是需要按照患者的具体断离平面与骨端情况所准备的。
      还需要缝合肌肉与肌腱的3~5\/0连针线。
      缝合血管与神经的9~7\/0连针线。
      毕竟手掌的血管夹,小血管镊、钳、剪和持针钳也是必不可少的器材。
      最后就是血管冲洗的器材。
      一般这样的手术,所用到的,是12~18号平头针或者是直径1.0mm的细塑料管以及20ml注射器。

第1210章 细节决定成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