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391 章 第十六章[1/2页]

畅游六零年代 呵气成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姜熙与武娇娥自然都明白小孩子们容易生病。
      因此,除了让照看龙凤胎与三胞胎的奶妈婆子们越发用心外,还保持着一日一诊脉的习惯。
      幸亏,跟着进京的仆人晕船得不算多。
      这也是上船前,姜熙便让大家服下晕船药之故,也是因大船更稳当之故,更是因江南本就多船多水之故吧。
      从南到北,温差、气候、水土等等皆不同。
      姜家几个孩子一场病都没生过,身为父亲与大夫双重身份的姜熙很是心慰!他并非有野心的男人,家人安好,他便满足。
      虽然他本人是大夫,又准备了药材,可能不生病还是不生病的好。
      船,行驶了二十多天后,到了天津码头。
      自天津再往京城去,便只要一天的路程。
      码头这里龙蛇混杂。
      姜熙有过不少外出游历的经历,了解一些黑暗面,什么拍花子什么碰瓷什么偷鸡摸狗啊,他都听过也见过不少。
      如今,自家小孩子们多。
      妻女们又皆生的肤白貌美,自然是得事事小心,一一嘱咐着妈妈婆子们,让她们一停船就抱好小主子们,让女主们戴上帷帽,婕丰还小,倒不用戴上。
      武娇娥早在天津郊外买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庄子,如今大家都疲惫不堪,先回庄子上休整两日,再行出发去京城。
      下了船。
      便有庄子上的管事与京城几个铺子的掌柜,带着下人在等着他们一家。
      等几个管事和掌柜一一见过礼后。
      姜熙让妻子带着孩子们先回庄子上,这里他来处理,这一船的东西除了这两日要用的衣物首饰,别的都直接拉回京城的新宅里放置着。
      武娇娥欣然同意了。
      古代女子不好抛头露面的,武娇娥带着孩子与妈妈们,以及各人所需用的衣物上了车,装了满满的五车。
      古代出行太不易了。
      就算武娇娥已将贵重物品放入空间,可日常生活用品还是那么多。
      马车行驶大概一个时辰后,便到了庄子上。
      姚丰和陈燕两个大姑娘与龙凤胎精神极亢奋,直叫喊着不累不累。
      磨着武娇娥答应,让他们在附近逛一逛。
      武娇娥环目四顾。
      庄子外,已经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春天里的田野,别有一番野趣!
      武娇娥当下便同意了,叮嘱让人好好跟着,便让三胞胎奶妈抱着孩子们,跟着她回庄子上那几间新建的青砖瓦房,先行休整一二。
      武娇娥本想要好好泡个澡,睡一觉。
      可,京城里自家针线铺子一口气送来了五位上好的绣娘,同时也带来了最时兴的面料,与样式等着她这个主子呢。
      她们只等她选了样式与面料,便开始带着丫头妈妈们一起赶工制衣。
      武娇娥向来利索,不肖片刻,就给主子与下人们指定了样式与颜色。
      每人只需先赶两身出来便可,别的衣裳回京城慢慢做着。丫头婆子们让她们自己动手,又让身边的妈妈将主子们的尺寸告诉五位绣娘。
      这一回,从老爷太太姑娘少爷们到妈妈丫头们,做的都是京城最时兴的款式。
      女主子嫁妆铺子做着这行生意,不能让旁人看了笑话去。
      更何况武娇娥也不浪费,从去年开始从主子下人们的衣衫开始减半,当时就承诺过,到了京城补回最时兴的款式。
      武娇娥可是继室呢?!
      所谓的继室,是要在原配牌位之前行妾礼的。
      不过在无锡时,姜熙还没有让她去拜见过原配李氏呢。
      姜熙只要她真心待姚丰那可,这一点她是明白的,因而,这几年武娇娥面上都是一碗水端平的,不,没有端平呢,头一份都是姚丰的。
      比如说,庄子上送来了新鲜的果子,那头一份永远是送到姚丰院中;铺子中送来了新料子,那并没有一个挑选的永远是姚丰院中……这一切行为,其实不过是在行本分;姚丰,即是家里的嫡长女,又原配所出……从礼法上讲,就是姜熙所有儿女之中最贵重的。
      可是,不管是姜熙还是姚丰瞧在眼中,便是分外的感激,又将这份感激加倍还在了陈燕身上。
      因此,姜家这些年来,那是和睦幸福的很。
      京城的姜老太太与姜大太太可能会瞧不起她这个再嫁之妇吧。
      本朝对守寡的事并没有什么规定,极少见贞节牌坊这种东西,也不禁寡妇再嫁。
      然而到底还是受宋朝遗风影响,对于再嫁的女子还是有几分轻视的,尤其是在京城这样的地界,尤其是自诩有底蕴的大户人家。
      其实,不说古代,就是现代时,头婚与二婚还是有不同的待遇的。
      武娇娥自己是没有不良的……什么。
  

第 391 章 第十六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