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治看到这兄弟不和的一幕。
     李承乾打开家书,大略扫了一眼,这要是从前的他,真的会破大防,可现在,去他的吧!
     “大兄,四兄给你写了什么?”
     李承乾将信收起来,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悄悄话,只能悄悄的说。”
     李世民心底有不好的预感,给张阿难使了个眼色,张阿难躬身退下。不多时,只见张阿难带了侍医进来,要给李承乾换药。
     换药?
     李承乾喝茶的动作微微一滞,他这个正经伤员怎么不知道?
     “雉奴,你大兄换完药,就要睡下,你先回去吧!”
     李治虽有不舍,却也没有多言,红着眼眶默默退下。
     李世民抬手驱散众人,向李承乾询问,“青雀给你的家书,里面写了些什么东西?”
     李承乾道:“父亲,您不会愿意看到的内容,所以臣劝您别看,影响您的心情。”
     李世民叹气,他当然知道李泰没安好心,李治提前拿出家书,那这封家书就不会有机会到李承乾面前。
     “承乾,朕更怕你被一封信挑唆,你我父子离心。”
     李承乾暗暗吐槽:简直离了个大谱,他们父子的心何时在一起过?
     “想看您就看吧!”
     李承乾将家书递过去,李世民迫不及待的打开还好,一看他顿觉天塌了。
     李泰在家书之中写到,贞观二年,他封邑二十二州,遥领十六州军事,贞观五年,领左武候大将军。贞观六年,受封鄜州大都督兼夏、胜、北抚、北宁、北开五都督。贞观八年,领雍州牧。贞观十年,遥领相州都督,督相、卫、黎、魏、洺、邢、贝七州军事。
     都督是军事掌管,至此,他李泰已经是二十八州军事长官,雍州牧还管着西京长安,且拥有文学馆,若非魏征等人反对,他就该在贞观十年住进武德殿了。
     看到皇帝阴沉的不能再阴沉的脸色,李承乾轻笑,“臣说了,您不会愿意看到家书内容的。”
     李世民看得心惊肉跳,李泰的意思,不言而喻。
     “青雀的意思,臣这个太子,是玄武门之后秩序崩塌,父亲您重建秩序的必然产物,从一开始,就是一颗棋子,而他才是父亲您想要的继承人。要我认清楚现实,不要一朝得势,就沾沾自喜,看不清自己棋子的身份。好一招杀人诛心,换作从前的我,这会是绝杀,绝对当场暴跳如雷。父亲,您说这是青雀的进步了,还是背后有什么高人指点?”
     李世民气的头昏,摔了一个茶碗,骂道:“这个孽障。”
     李承乾笑笑不说话,斜倚在凭几上,端起茶水来,慢悠悠的尝了一口。
     古人早熟,他十二岁就开始诉讼决断,高俨九岁参与朝政,十二岁做北齐权臣。
     李治,不简单,听长孙无忌说他受伤,莫不是这一次,这对舅甥又要联手了?
     “刺杀的事情,为父会给你一个交代的。”
     能这么说,那就是已经查出来,李承乾放下茶杯。
     “您自己决断,臣既不追究谁,也不会给谁求情。到时候,您可别说是为了臣,忍痛处置了谁,臣这个小身板,背不起那么重的锅。”
    喜欢。
  

第217章 家书[2/2页]